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2961|回复: 0

儿时的年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5 11: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儿时的年味
山东省临朐县东城街道七贤中学 冯天军 邮编 262600 电话 13791605300
想起小时候过年的那份味道,充满了渴望,洋溢着幸福。
进入阴历的11月份,母亲就开始张罗我们的衣服,虽然贫寒,可是过年,大人们可以一身素颜,小孩是不能糊弄的。母亲到集市上,割快布料,回到家,让东邻居的嫂子给我量了身材,裁剪后,母亲就在煤油灯下开始了缝制新衣的过程。那阵子,我只要是看到母亲给我做新衣服,比什么都高兴,于是也勤快了许多。帮着喂猪,垫栏。推碾、推磨本是我不愿做的事情,这时候也高兴的做了起来。母亲几个晚上的熬夜,终于把衣服做成了,让我试穿,不合适的地方,再进行修改。那时,因为年龄小,不知道衣服合适不合适,只要是新鲜,不再穿补丁的衣服就满足了,因此,试穿了,就不想脱下来。母亲又哄着告诉我,等到过年的时候再穿,穿着新衣服拜年、走亲戚。这时,我不得不听母亲的话,恋恋不舍的脱下新衣服,母亲修改后,把它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到母亲唯一的那个柜子里。鞋子也是母亲在三伏天里,纳鞋底、做鞋帮,一针一线做成的“千层底”,帽子不好做,只能从供销社或者集市上,用廉价的钱买回一顶。这样从头到脚,我被母亲全副武装了起来。而我也在板着指头数着年的到来。
进了腊月,父亲就开始赶集,到这个集上卖点白菜,换回几把笤帚、炊帚,到那个集上再卖点菜种子换回几幅年画,年糕用的黍子、枣之类的。当然靠折凑东西,是不够的,那就只能等到很晚生产队里年终决算后,每户人家分得几十块钱来置办别的东西。在这置办的所有的项目中,能省则省,能简则简,比如,父母过年穿的衣服,就是平日穿的。在父母的心里,只要打发的孩子欢欢喜喜就是一个幸福年。
放了寒假,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是赶集买鞭,因为小,我必须跟在父亲的身后。先和父亲来到菜市买几斤芹菜、萝卜和山药等招待人的菜蔬,然后我们便来到鞭市。未曾到鞭市,先听到了那鞭炮的声音,恨不得一步跨到跟前,享受一下鞭炮带来的喜悦。来到鞭市,人山人海,卖鞭炮的一边声嘶力竭的宣传着自己的鞭炮怎样的响亮。一边招徕着顾客,而且还要试放,你放了,他又放,鞭炮声此起彼伏,仿佛卖家谁也不服谁,想要争个你高我低。很多人不是在买鞭炮,而是用激将法,在让卖者使劲的放鞭炮,过足听响的那个瘾。年味在这个鞭市上得到了最充分的发酵。做鞭炮生意危险性很大,一旦不注意,燃起火来,点燃了鞭炮,伤着了人是很正常的事情。每一年的腊月集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这些卖鞭炮的人轻者炸掉手指头,重者失去了生命,本来愉快的新年变成了实实在在地悲剧。我和父亲总是在一旁,观看各家的“表演”,等到相中了哪家的好,便买上几只鞭,一般都要计划好。年五更放60头,五末日30头,十六日30头。那时,因为穷,过年上坟、腊月二十三小年都没有放鞭炮这一说。再就是,父亲给我买一只15头的小鞭,算是对我的恩赐。
从集市上回来,吃点粗饭。我便拿着那只小鞭,约上几个伙伴,开始在大街上放起来。当然这种放鞭的模式不是整只的放,而是一个一个的单放,目的是为了让这种幸福的味道持久一些。可是,再节约,不出几天就放完了。怎么办?于是,胆大的孩子,就开始打主意,谁家的鞭在院子里晒着,就偷谁家的,不好搞到,就到集市上,趁着乱糟糟的时候,偷人家的鞭。当然,这些冒险的事情,我从来不敢。我只能看到人家猎取来的之后,跟在你家的屁股后面借东风,听响。那时候,最能体现年味的就是偶尔听到的孩子们放的鞭炮声,这种声音仿佛在催促着年的到来,催生着一种希望的诞生。
扫屋,是那个年代过年必做的功课。也是最脏、最麻烦的事情。低矮的土屋里,成年累月的在屋里烧火做饭,烟熏火燎,灰尘挂满了屋顶,墙壁也熏成了黄黑色。于是择定个日子,一般是定在蒸馒头的头一天,先把屋子里的大小家什搬到院子里,然后,在一根长杆子上面帮上笤帚,戴上苇立、口罩,到屋里扫一遍,这一遍扫下来就把人呛得难受,看看地下就有了二三公分的黑乎乎的尘土。然后,父亲让我去屋里放上一个爆仗,把扫不到的地方的灰尘震落下来。然后,打扫干净,把院子里的东西再一件件的搬进去。
清扫了房屋,就要贴年画了。母亲早打好了浆糊,父亲买的年画中,总少不了年年有余,五谷丰登的画面,这大概是那个年代人们发自内心的一种祈求吧。当然还有主席像,这也是出于对伟人的崇拜。父亲在上边贴,我在下边瞅着,以求贴得方方正正。别说,有了崭新的年画帮衬,确实给这个黑屋子增色不少,不仅好看了,而且过年的气氛更浓了。
接下来就是蒸馒头、做年糕、炸菜、上坟、贴门联,眼看着脚前脚后就到了除夕,除夕这天,再进行一次的洒扫庭除,下午到公用的水井上,担足到五末日的水。因为农村的习俗,不出五末日是不准到井上担水的,也因此,这天下午最繁忙的是那口井,挑到了最后,那口井的水都发了混。
除夕的晚餐,母亲做了很简单的几个菜,哥嫂们也来到一起,吃所谓的团圆饭,述说着一年的收成,盘算着初二之后的出门和来拜访的亲戚。那时,不管吃的多么寒碜,准备的多么简陋,可最能体现一家人团聚的情意。后来,父母离开了人世,团圆饭再丰盛,电视节目再精彩,也没有了那种团圆的年味。这时,我才体会到了一句话的含义:有父母才是家,才有浓浓的年味。
回想小时候的过年,虽然清贫了许多,但是,毕竟也是人生的一份经历,有了这份皱巴巴的经历,才有了今天的珍惜;有了儿时的年味,才能体会当下年味的不同。年味不同,代表着时代的发展,人事的更迭,而唯一不能还原的是那些走了的人,这是任何人力、天力都无法挽回的。因其这样,才更加珍惜!

“寻找记忆中的年味儿”征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