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深山樵夫 于 2016-6-12 00:49 编辑
窑存在久矣,至今不能断定何年何月又何人所创,但是窑的生命力是旺盛的,在博山,变成博物馆的窑和正在燃烧的窑并存,现代化的窑和古朴简陋的窑同在。 窑是储存能量的地方,火是残酷和无情的性格,但是也充满激情,在窑中它变得激情澎湃、热力四射,从窑中烧制出的每一块砖、瓦、瓮、罐——都充满火的激情、火的冶炼、火的真诚。 窑因火得以生命力的延续,火因窑的点燃和容纳而富有创造激情。砖是长方的,带着个性的棱角,创造出直线加方块的美韵;瓦是扁的或水纹状的,带着一种天生的我才,有用在建筑的最高层,有用在寻常人家的屋顶;瓮是带肚量的,总是满足自给自足,带着这种与生俱来的宽容,容纳着水的清澈、粮的甜香;罐是圆的,带着心思意巧的模样,总是喜欢珍藏自己最喜欢的东西。 窑有时也会被误解,被冷落,大多数人在使用精美的陶瓷、玻璃、钢铁制品时,谁会想到了窑的无私、窑的奉献?窑也有自己的喜好,窑最喜欢青石(石灰石)。曾有一首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也许如此,窑和青石成为了最亲密的朋友。窑也有自己的心情,在一千度的温度下,表现的是黑色的心情,这里面储藏最多的是幽默和感悟;在两千度左右的温度下,展现的是红色的心情,其内涵是激情和热烈;在三千度左右的温度下,其迸发出的是金色的心情,是一种温馨、华贵的情趣;在三千度以上,窑还会有更精彩的展现——但是不会挥霍无度的燃烧,因为窑深知,冶炼要讲究火候,无休止的燃烧,反而会毁掉一些本来可以成为美好的东西。窑也有自己的个性。老家前些年拆迁了,平房变成了楼房的过程中,那座在地下下存在了上百年的古窑被发掘出来,那些小黑碗被疯狂的采挖和贩卖,于是这座窑被毁掉了。 一个长达百年的窑与火的故事未来得及讲述就失传了,我因哀伤而记之。
(作者:临淄 李洪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