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2734|回复: 6

会刊征文:病榻悟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18 04: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店:黄丰年  
篇外话:亲爱的文友,您们精心的可能会发现您的老文友。“淄水金山黄丰年”在六、七两个月,很少发文稿及回帖,特别是六月,一次未发,竟“失联”了。其实没有他因,是意外脚伤,卧床静养了。在病榻上精神充实,感慨颇多。两个多月后,动笔写下了此文以回谢各位文友的关注与关怀。
                  病 榻 悟 语
       今年的五月二十九日(阴历五月初四)至下笔的今天的8月6日已是整整六十天了。就这短短而漫长的两个月,经历了自己记事以来第一次天热酷暑病榻之煎熬。在此期间所见所想所感如风吹流云,一阵阵流去,又一阵阵袭来……
      我今六十五岁,一生很少生病,可以说没有因病在床上躺一天,常年不感冒,就是每年的医保卡上也很少因病的费用支付,偶尔花个十块八块的也都是拿帖膏药,取点黄连素之类。因此不少人说我是铁人,没见过我生过一次病。我也很高兴自己没有病,特别是退休之后整天跑跑颠颠的,一天来不是忙着就是忙那,好多是自己找上的份外之事,比如公益活动等,自己感到心情很愉快,精神很充实,。
可是就在五月二十九日早晨,骑车外出有事,在返回吃早饭的路上,刮了一阵疾风,不知怎的从车上摔了下来,左脚重重撞地,并向内侧趸了一下。起来后感觉有点疼,心想这下崴着脚踝了,其实心里也没当个事,于是便忍者疼骑着车子回家,上了楼。早饭后脚面开始肿了起来,上了冷敷也不见效。到了下午脚肿得就像面包一样,脚也不敢着地,并一阵阵生疼。家人催我去医院检查一下,好放心。于是孩子背着我下了楼,坐车到了附近的淄博六院看医生,经过拍片详细检查,医生告知我脚面两根趾骨骨折,马上打上石膏住院治疗。我一听住院头顿时大了起来,因为这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好的,少说也得两三个月,伤筋动骨一百天啊。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孩子都上班,还有两岁的孙辈需要照顾,这样我与大夫商量打上石膏回家将养。医生非常体谅,批准了我的要求,交代了注意事项,于是拖着打着石膏的伤脚,开始了病榻之旅……
       由于平时闲不住,且到处跑跑颠颠。但这次突然停住脚步,躺在床上。左脚一动不能动。每天在床上吃饭、喝水、用药等,全靠家人伺候。心里想这么多年没病没灾,是老天爷特意让我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了。我虽不信迷信,但也多少接触点禅语: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不在这里出,就在那里出,在劫难逃吗?想到这里自己的心里也就宽慰多了。弟兄姊妹,邻居好友,朋友老乡、同事学生等等听到我脚伤之后,便不顾天热酷暑,转车倒车,前来探望,其中有八十多岁的老领导,七十多岁的老兄姐,使我深受感动。在病床上每天与前来探望的朋友交谈,也宽慰了我寂寞的心情。每天室内温度三十多度,不敢开空调电扇,只得摇蒲扇降温。因为有了众多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事的关怀关心,心里也就敞亮了许多。倒不觉得寂寞无聊。每天侧着身子看书读报,看微信,听音乐。一位多次来看望我的朋友说:“黄老师,这正是考虑写作打腹稿的时候了。你一直笔耕不辍,伤好点后,你还会有大量的新作产出,我们期待读你的大作……”我也是这么想,虽然暂时不能上电脑打字发文稿。但就这休息将养之际,每天徜徉在无尽的遐想海洋中,在思维的王国中尽情的遨游……
       人们都说一个人在一场病后会改变人生观点,矫正人生轨迹。这些话虽然不能在每个病人身上出现,但是不少人一场大病之后,感悟了好多好多,改变了脾气,改变了人生观点。这些感悟是在没病时所不你能体验感悟出来的。所以在两个月后脚伤恢复得较快,居然能够扶栏下楼,在平地慢慢行走。心境得以平静,宽慰,我要将这些零零星星的感悟抒发出来,与此交心,表达对朋友的关心关怀的感谢,给朋友们以参考。
             一  面对现实 不愠不恼
        有的人虽然生病,卧床不能行动,家人受累,自己受罪。但时间一长则情绪暴躁,怨天尤人,甚至破罐破摔,寻死觅活。但在病榻上的我是这样认为:恼则没用,烦则无济。上天给你的罪,应受则受,不受不行。按唯心论来说这是你一生所注定的,没有这一劫,就不可能完整的度过你这一生。要正视现实,尊重现实,这些充足的闲暇时间正是自己认真深刻反思自己一生的时候,自己这不过是短暂的,不久会康复。在我二十多天后到医院拍片检查时,医生很高兴的告诉我说,这才二十多天,骨头愈合得不错,但不能早活动。伤筋动骨一百天,石膏四十多天才能去掉,即使去后也得拄着拐慢慢试着行走。
      这样我很高兴,在床上看书读报,与朋友微信聊天,顺便照顾一下活泼可爱的孙辈,精神感到非常充实,一天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尤其是想到不久就恢复与以前一样可到处散步,骑车跑跑颠颠,干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心里便敞亮起来。人家那些伤得比我厉害,那些心脑血管病常年卧床者,比起这些人的境遇,我这点小恙是小巫见大巫了。这回是脚傷,就是再大再厉害的傷也得忍受。这次意外致小罪,而没受大罪。所以要面对现实,不怨天尤人,不埀头丧气,不空虚无聊,心想若没有这一劫,自己的人生可能不够完整。于是将这充裕的时间,充分享受,把平时没有时间坐下来要读的书,把以前没有了解的事情,再通过仔细阅读了解完整。这样心里敞亮,与家人其乐融融,精神感到特别的充实,脚伤自然恢复快了不少。
                  二  身体是本钱的本钱
       时下有很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非常重视养生,国家与社会也给这银龄群体创造了条件,使他们得以颐享天年。因之养生锻炼身体,修养人性成了全民的意识。
      在过去人们都知道身体是本钱,身体是一,其他是零。这些在个人身体好的情况下,虽然有些感悟,而还没有真正的体验过,自然也没有深层次上感悟。一个人在身体好的情况下,,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机智,工作学习创业守成,想干自己想干的事。但是一旦自己的身体不行,特别是卧床,依赖别人伺候,这样自己的一切理想,一切誓言,一切宏伟的人生构想,将化为零。自己要靠他人伺候,重者要拖累家人。这时你才想到身体好的幸福,有句名言“失去了才感到珍惜。”自己想到名山大川游览,原来拔腿就是;想到国外观光,即可成行。就是不远行,自己腿脚好,身体棒,干什么都行。自己不但不给家人添麻烦,反而还为家人做力所能及之事,还能为社会创造价值,服务社会。因之身体是第一财富,有一个好的身体,犹如积蓄了取之不尽的财富,有了用之不竭的财源。无怪乎时下人们养生的观念愈来强烈,成了人们特别是中老年人一个共同的愿望与理念,其他的都是身外之物,只有身体才是自己本钱中的本钱,财富中的财富。别的不奢求,求一个好身体足矣。
                              三 亲情如金
       过去人们都说,亲不是买来的,是亲不用问。亲情是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的,一人病了,自己的父母子女兄弟姊妹,亲戚朋友牵挂万分。子女从远方飞速赶来尽孝;在近的三天两头送水送饭。我在家静养的这两个月更是见证了这一理念,妻子咫尺之内端水送饭送药,改善生活。儿子儿媳每天上班回来问寒问暖,女儿几乎每天送来好吃的。特别是到医院复查,因为住楼没有电梯,虽是二楼,但下面有车库,实际是三楼。就我这一百五十多斤的体重,是儿子为了不让伤脚着地,背着我下楼上楼。下楼还好点,但上楼更困难些,我坚持拄拐子让儿子搀扶,他怕脚不小心碰着影响恢复,又是执意背我一气到门口,安安稳稳放到床上。我想我们一家人在一块这是得天独厚的条件,若是儿子不在身边,而在在远处工作或居住,甚至在国外。背着上下楼就是不可能的事了,远水不解近渴啊。
有人可能要问,即使子女不在身边,邻居亲戚也能帮忙,把你背下来,但是这种感情债,一时半霎不能报偿,总是在内心深处萦绕,甚至留下一生的歉疚。
还会有人说,到时候打“120”,那时自有专门人员来接你,抬你下楼,可是这种应对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亲人在一块,不仅彰显亲情,也传承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伦理美德。年纪大的人一定要有孩子在身旁,不一定在一块住,喊一声他就能够很快赶来。父母与孩子的相处要有一定距离,距离多远是合适,那就是与孩子保持“一碗水”的距离,也就是说,在这家倒上一碗开水,送到那家时水还是温的。当然现在交通方便了,距离自己把握就可以了。
       父母与子女隔得很远,就会出现鞭长莫及的情况。真正生病有难,再急再重也不可能立马而至,甚至到了病危的时候可能还见不到亲人,成为终生的遗憾。
          可能有人又问,谁不想让子女在身边,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的意思是说要有近一点的可能,就不要隔得太远,保持“一碗水”的距离就行了。
                四    电梯楼是首选
    住楼不比住平房,多层楼再好也得迈步梯。这种楼大都没有电梯,身体好的情况下没有问题,况且还是锻炼身体的一个途径。但作为老人尤其是病人,不能行走者,电梯楼也就彰显了其优越性,老人无出入楼的后顾之忧,自己坐着轮椅即可自由出入。尤其是老人病了,一般无电梯的多层楼要背着或者抬着老人上下楼。住的低一点的还省点力,若住得高一点即成了活棺材。所以老人在选择住房时除平房之外要首选电梯房。这也是给自己给家人减少麻烦与困难的好途径。好歹,现在政府为了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开始改造多层楼,增加电梯,以方便老人出入。这无疑是老年人的一个福音。因为时下年轻人都住电梯房,老年人住老旧多层楼,给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也希望年轻人,要身处地的替老年人着想。在为老人调换住房时要尽量考虑电梯房,创造一个适应老人生活的自由空间。
       病榻近两个月,感慨颇多颇多,这里不一一赘述,谨书上述供读者参考……

2017年8月6日
黄丰年:山东 淄博职业学院教师。博山区石马镇南沙井村人,现居淄博张店。 爱好文学写作,喜欢散文、纪实文学、诗歌创作。系淄博市作家协会会员,音乐家协会会员,音乐文学协会会员,淄博网络作家协会首批会员。在多家报刊媒体发表作品三百七十余篇。专著《金牛山大观》、《绿洲沃土》、《雪落无声》、《金牛山大观》增修版(与丁恩昌先生合作)、《五谷杂粮》、《瑞雪映春》主编或参编多部文史书籍。


邮编:25000   电话:13573334901   2538831922   邮箱huangfnzo@163.com






发表于 2017-9-18 06: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病榻悟语》一文,方知黄老师曾意外受伤,一定要注意身体健康啊。身体健康是我们的根本,可以说身体健康是1,其它都是0,非常赞同黄老师的四点感悟。祝黄老师早日康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8 08: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祝黄老师早日康复,身体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8 08: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老师  伤骨最怕寒,天逐渐冷了,记得保暖!
祝您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8 09: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祝黄老师早日康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8 09: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见贤思齐 于 2017-9-18 09:56 编辑

一早看到黄老师的美文,原本想抢个沙发,可惜送完孩子上学,现在前面有了3个文友的留言。由此可见,黄老师的文品、人品、故事都是顶好。一发文,大家抢着给你留言。读罢这篇病榻悟语,感觉黄老师是真正悟道人生,醍醐灌顶。曾经我应好友的求助,去万杰肿瘤医院、去第一医院帮忙去照顾病人。照顾几天,总结发现病人的病都是首先出在心态上。尤其肿瘤患者,他们个人的心态出了大问题,家庭关系也出了问题。所以上苍有时候要用病这个东西,普度众生。遇到了病,如果人还不自我检点,还不醒悟,他可能真把人接到天堂或者打入地狱。《王凤仪说病》或者《王凤仪理性疗病》这书,非常好,我看过,推荐一读!黄老师,加我微信号码:13869320843,我再给你推送一篇关于病者感悟的美文。——夏伦稳 读后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9 04: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文博、箴言新语、玉静心明、玉军、见贤思齐诸老师的关注与问候,嘱咐。也希望您们多多保重身体。有一个好身体就等于有了一个健康有力的发动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文学云|Literature Cloud Forum |文学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