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3023|回复: 1

煎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9 11: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怀旧 于 2018-7-18 13:41 编辑

煎饼
周村 韩霞
    “豆腐渣,煎饼汤”,是我小时候的最爱。
    在我依稀记事起,我的大姐、二姐已远嫁他乡,大哥考学在外,父亲在周村工作,三姐、小哥、我和母亲在家生活。
    从那时起,我对煎饼情有独钟。
    村里有两盘碾,一盘在村中央,另一盘在我家门口。每天天不亮,人们就起来排队占碾,谁家来推,就自个带两根长木棍插在碾砣眼里,一左一右成直线,相互用力向前推,硕大的辘珠(石轱辘)从白到黑昼夜劳作。   
    说起这碾,现在的城里人和农村的小孩子可能没有概念。
    推碾自然是三姐、小哥他们的活。在推之前,母亲首先用菠箕将粮食(玉米、高梁等)先簸一簸,里面有些粮食粑子(未成形的粒子)。推上个把小时左右,他俩歇会。母亲把碾好的棒槌糁(压碎的玉米渣))扫到一块,轻轻地掂簸,没碾均匀的棒槌糁就粗细分明了,粗的倒在一边,细的装袋。粗的继续碾。小哥不服气,嚷着让我推,我不干,碾道里少不了拳打脚踢。输的总是他,因为我会哭鼻子。此时,小雨沥沥而下,为了挽回男子汉的尊严,高呼:“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碾道里飞转。
    这些活多数都是在星期天完成。
    到了晚上,我们将要入睡时,母亲端来一个大瓦盆,盛上半盆棒子面,用滚开的沸水浇在上面,搅匀,成半熟状态,这叫“打对头”。等盆子里的“对头”彻底凉透,倒入另一半,放满凉水,同样搅匀,盖上盖子,浸泡一夜。
    天不亮,三姐和小哥就被叫醒推磨。母亲先把磨洗刷干净,再把瓦盆搬到磨子上,三姐会先起来推。小哥从小就莽撞,三姐都推了一小半盆了,才被母亲揪着耳朵勉强起来,无奈地套在磨道里,似瞎驴拉磨。
    母亲做好早饭,他俩上学,剩下没磨完的母亲推。偶尔会推些黄豆给我们做豆腐渣来补充营养。推磨时,豆子和水共进磨眼,白白的像乳汁般的豆沫,一层层从石缝里汨汨流出,形成流岩。这时,我会跟在母亲的后面说:“娘,你光推就行,我来倒豆子。”我小心地跟着母亲转,生怕一粒豆子掉外面,注意力特集中,一会晕头转向。母亲哈哈大笑:“晕了吧?”定神后,不再舀了,而是拿起木棍跟母亲一起推。个子小,木棍只能两手托着向前推。一不留神,会滑到磨出的豆汁上,不免被臭骂一顿,淘汰出局。
    大约八点左右,母亲就推完了,开始推空磨。什么是推空磨?就是只放水而不放粮食,起涮磨作用。因为磨盘相接的部分成齿轮状,推出的沫才会细,摊出的煎饼不会粗,吃起来不拉嗓子,推起来不重,最后稀得不能再稀的就用来喂猪,母亲说不能糟蹋粮食,直到推出清水为止。
    在我推磨的空当,母亲已经在饭屋(农村做饭用的厨房)把鏊子摆好,瓦盆放在鏊子的左边,拿好必备的烧柴火。烧柴火的种类很多,如棒槌秸,豆子棵,棒槌茬,豆茬等。(茬:农作物的根,刨出,净土)柴火对于老百姓来说,是过冬的宝贵财富,也是摊煎饼用的最好引火。
    母亲先用柴火把鏊子温热,在油搭子(多层布块缝制在一起)滴上几滴豆油,均匀地在鏊子上擦一遍,据说这样煎饼好起发。只见母亲熟练地用左手舀起沫糊倒在鏊子中间,右手用擀饼轴子由里到外按逆时针方向将沫糊摊开,快速转一圈,这个煎饼就成形了。一会功夫,鏊子上的煎饼热腾腾,由白变黄,一股棒子味的清香扑面而来。边发黄时,母亲两手轻轻接开,翻手放在蒲垫上。
    一次,趁母亲起身上厕所的功夫,我钻到鏊子前学着母亲的动作操作起来,拿起轴子一摊,糟糕!用力过猛,沫糊洒了一地。怕挨骂,赶紧用柴火盖上。再舀上半勺,继续摊,一圈下来,坑坑洼洼,生熟不匀。又赶紧拿起筢子对准那些厚的地方抹平,一张煎饼基本完工。也不知道生熟,怕母亲回来,挨骂,匆匆取下。母亲回来,看到煎饼,却微笑着说,就是熟成不够。我喜出望外。就在母亲一手拿柴火添火的时候,发现了地上的沫糊,又是一顿臭骂,在所难免!不过,我做的煎饼在娘摊的煎饼之上塌糊了一下,煎饼就基本熟了。“你摊的煎饼没人吃,自己吃了就会了。”信以为真,拿着煎饼跑到大北屋,挖上一勺子大油(猪油),加几块脂罗索(油渣),卷上一根小葱,吃起来津津有味。
    每天,母亲早起,把磨好的豆汁滚开,放上煎饼,热气腾的煎饼汤,就着萝卜干,暖暖的,踏着晨光微明时的月色,步行到八里外的大邢村上学。
    父亲年事已高,小哥顶替,屡次中考却名落孙山的我,踏上外出打工的旅途。吃娘摊的煎饼少之甚少。
    三十年光阴岁月,随着改革开放,蔬菜农药超标,城市人开始向往田埂、荒野里的野菜(小时候的猪草),煎饼也成了必不可少的营养主食。
    看到机械制成的煎饼,虽光滑整洁,但没有娘摊的煎饼纯正,香酥,略带烟熏的味道。
    吃上煎饼,想到娘,跟着思绪追忆那童年的美好时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文学云|Literature Cloud Forum |文学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