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2260|回复: 2

只傍清波不染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8 19: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白翎 于 2018-1-8 19:57 编辑

只傍清波不染埃
(白鸿雪)

        古代绘画艺术家中,个性强烈的画家,元代倪瓒当仁不让算一个。
他性情清高孤傲,家学深厚,远离官场,不事俗务。历史上关于他的逸事较多,有令人难解的洁癖,有使人无奈的迂痴,有令人敬畏的倔强。读来眉目如画,颇多趣味。
        而他得以名垂后世,靠的却是他特殊性情中诞生的、独树一帜的画作。
倪瓒的山水画苍凉古朴,静穆萧疏,自成一派。一河两岸,有很强的辩识度。他多画秋天,却无秋天的色彩,多有凄清之感。品读他的画作,一股幽淡清逸之气扑面而来,摄人魂魄。
        他的画笔墨清简,静谧幽淡,境界旷远,不染凡尘,有天然安顿人心的作用。无论身在何处,心情如何,只要面对他的山水,静观片刻,心神瞬间安定,所有尘世的喧嚣都远去,内心的燥动和嘈杂也似乎平息下来,灵魂移出身体,神游在那片山水中,凌波微步,翩然飘飞。
        喜欢他笔下的树,它们就在画面离你最近的地方。山石土坡,厚实沉稳。几株挺拔瘦削的古树据于坡石上,仿佛玉树临风,骨格清奇,风神迥异的奇男子,令人见之忘俗。宽阔的湖面,波澜不惊,大片留白,再逼仄的胸怀也会瞬间开阔。惜墨如金的远山,淡淡的,增添了画面的深度,更显天空水阔。
        读倪瓒的画,往往会有很强的带入感。画面的简洁,仿佛读古代山水小品,言辞简约,回味悠长,充满性灵光辉。他的画中,往往在江边高树下,安放一座空空的草亭。简到极致,只是见不到人的饮茶、赏景,人在何处?是欢聚后的落寞?还是等待归人的脚步?不得而知,空亭仿佛一道空格,一个待填的括号,一个留白,作为旁观者,很容易在意念中将自己代入其中。
        想象自己独坐孤寂的草亭间,看苍天清远,观空山人静,吸纳天地,物我两忘。或顿悟或苦思,或旷达,与山水苍茫间,捕捉画者幽微灵魂的渺茫,从这些渺茫的线索里,解读天地人生无言的启示和宿命。
        亭子,是沟通自然与人心灵的媒介。人生犹如过客,只是暂时寄居在人世,在时间的河上漂泊,身不由己,多有无可奈何之时。天地间的一个草亭,摒弃奢华的色相,回归简朴的自然功能,为心灵提供了一个落脚点,庇护点。在这里可以放下一切世俗的重负,放空身心,仰观宇宙之大,游目骋怀。行到山穷,坐看云起,妙悟在心,身心畅快通透,不知今夕何夕。
     一河两岸的构图,很容易产生眺望感。坐在亭中面对远处的青山,可以眺望山水,而倪瓒眺望的,还有早已荒烟蔓草的故园。他虽常年泛舟太湖山水,却从不画舟楫,画了又怎样,他早已无家可归。元末战乱,亲人亡故,漂泊他乡,归乡不得的落寞和伤痛一直折磨他。他在眺望中萌生绝望,“欲将亭子都捶碎,多少离愁到此迷”他想打碎亭子,连眺望也不要,这也只是无奈中的狠话。
        倪氏山水,有透进骨子里的冷寂和孤绝,有饱经沧桑、回归平静的痛而不言。如冬夜深邃天空中的一颗孤独的寒星。它寂寞空阔的天空,闪着熠熠寒辉,摄人心魄,虽在眼前,却是那样清绝渺远,高不可攀。后人多有仿其画作,皆不得其淡泊、幽秀和神韵。也难怪,一个特立独行的生命,岂是轻易读得懂模仿得来的?
    他曾在诗中写道:“轻舟短棹向何处,只傍清波不染埃”。他脱俗,清高,脱离烟火气息,与尘世保持距离,在清绝中坚守自我,以一身凛凛傲骨撑起高洁的精神世界。
       他超越了悲喜荣辱,终于完成了自己,使灵魂在艺术的天地里,在青山秀水间,找到了最终的理想和永恒的归依。

张店  白玲  
发表于 2018-1-8 21: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深山樵夫 于 2018-1-8 22:11 编辑

我不知道一个粉丝对元代画家倪瓒有多么喜欢才能写出如此深沉、逶迤、隽永的文字,我不知道得反复欣赏揣摩多少次才能有如此令人沉思的感悟。画作是形象的平面甚至是立体的,以文写画,这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挑战。顺着你的流畅、灵动的文字叙述,我们对这位画家的艺术境界做了一次系统的欣赏和学习,知道了元代有一位特立独行的画家,他醉心山水间,泼墨彩云间,留下了传世的珍品,也留下了一段永恒的乡愁。山水间,依稀着那座空亭子,亭子里的主人或许就是倪瓒,也许就是你、我、他,不论是谁,寄情的是山水,心中留存的永远是那一抹乡愁。倪瓒的画作里没有舟楫,那是因为他没有归家的路、没有方向的桨,只有孤独,只有流浪,只有一颗游子的心。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一个画家唯有到了无欲则刚的境界,方能超凡脱俗,方能在在画作中自然展现出这样的做人风骨——只傍清波不染埃。其实,文字创作和书画创作是有很多地方相通的。记得当代作家冯骥才曾经写道:将去的夕阳带着一种依恋,是对大地和万物的惜别之情,这是对自己将息生命的眷恋,我是听着柴可夫斯基一首    伤感的曲子画这幅画的。——他画的是夕阳晚照。

人生莫不是如此,我们在倪瓒的画作前,显得自己是那么的俗气,见识是如此的苍白,苍白得如同一张白纸,俗气的如同一粒尘埃。

可是,我们愿意学习,既然有了心灵坐标,就从现在学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16: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山樵夫 发表于 2018-1-8 21:49
我不知道一个粉丝对元代画家倪瓒有多么喜欢才能写出如此深沉、逶迤、隽永的文字,我不知道得反复欣赏揣摩多 ...

谢谢深山樵夫老师,点评的文字好精彩,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