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 张连勋
“磨刀霍霍向猪羊”,我厨房用的菜刀,现在连一只土鸡也切不动了。好几天总想磨一下刀。现在的城里比不了农村,家中都不具备磨刀石,年轻人甚至连磨刀石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路过小区的南门,见一磨刀人在“霍霍”地磨刀,旁边的小喇叭不住地喊着“戗剪子来—磨菜刀!”走近一看磨刀人是七十多岁的老田大哥,家住本地的田孟村,因我每年都找他磨两次菜刀,来往几次也就熟悉了。老田大哥是祖传的磨刀手艺,从爷爷那辈就是走街串巷的磨刀手艺人。老田大哥从小跟爷爷学磨刀手艺,算起来也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的磨刀手艺人,走遍十里八村,肩扛着一条凳子,背着磨刀工具,串村入户,是为了混口饭添饱肚子。老田大哥说,现在出来磨刀,是离开家门出来玩玩,也是不愿瞎了这门手艺,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活,手艺也传不下去了。我听后,觉得这磨刀应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保护的对象吧?
回家拿菜刀来磨。只见老田大哥先是将菜刀用专用磨刀工具卡住,在粗沙石上打磨,“霍、霍—霍霍”的磨刀声,强烈的节奏夹杂着石铁的磨擦声,听得耳朵有些受不了。磨了一阵子,老田大哥从卡具上取下菜刀,仔细一看,菜刀上呈现一道道被粗沙石打磨的痕迹。一会儿又换上卡具,在细油石上轻轻的磨,还不时地蘸水在油石上。大约十分钟的时间,菜刀就磨好了,锃光瓦亮的菜刀,锋利的刀刃。只见老田大哥拿出几根毛发,放在刃上轻轻一吹,毛发断为两截。这真是“削发如泥”了。
老田大哥说我的菜刀是一把名牌刀,刀是好刀,说我使用的砧板一定是竹子做的,容易伤刀费刀。磨过一次后,不长时间就不锋力了,就得再磨。我咨询老田大哥使用什么样的砧板不费刀,他说最好是树桩样的墩子。我只见过饭馆里厨师用的木制切墩,那刀在菜墩上切剁片削的功夫,出神入画,看的人眼花撩乱。看来老田大哥的磨刀功夫也了得,一眼就看透我的菜刀和使用菜刀的细枝末节,真是磨刀行里的行家里手。我十分佩服这些手艺人,他们视手艺为生命,不单单是为了赚几个钱,更重要的是一生的爱好,乐此不疲。
接过老田大哥磨好的菜刀,付钱回家。我还惦记着切好那土鸡炖汤呢,这不是秋天到了,讲究贴秋膘吗。还需要再去买点生姜红枣和枸杞,这土鸡炖出来香烂可口。那爽滑稀烂的鸡肉,美味可口的鸡汤,吃一口鸡肉,喝一勺鸡汤,那滋味想想都馋的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