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3424|回复: 11

盲人才女给世界带来了光明【全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6 11: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盲人才女给世界带来了光明【1】
                                                                 
周村李孔涛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高贵典雅人人夸。把馨香送给别人家“。
     听着优美的歌声,我的脑海就涌现出这样的画面:高桃的身材、白哲秀丽的容颜、脸上架着一副金边框眼镜、挂着温暖的笑容、显得从容自信;优雅的教态,脆丽的音调,加上流畅的白板书写,站在讲台的她,浑然成了教室里一道亮丽的景观。
    她一袭白色西装,优雅的盘发,一对珍珠耳环,让人印象深刻。那尤其是那得体的白色西装,让人联想到散发着淡淡香味的茉莉花。她是谁?她就是中科院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常委、第一位获哈佛大学MPA学位的盲人、获得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校友成就奖、成为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委员会副主席,被评为“2010年中国十大品牌女性”。她就是传奇才女盲人杨佳。

                                                            
       湘娃奇女

     杨佳湖南長沙人,1963年出生,父亲杨中信是中南大学的老师,属于书香门第。她天资聪颖,爱学习的人,运气不会差,她被称为“神童”。
    湖南师大附中,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名校,已有百年历史。该校“奥竞”25枚金牌的记录,不仅中国第一,也是世界之冠。她就是这所中学实验班的外语课代表、学习委员。从小到大,杨佳在周围人眼里,就两个字——“奇才”。
    一路阳光灿烂,15岁从高一直接考入郑州大学英语系,成了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学校推荐,我想去试试,那一年,我15岁。”她的语调是那么轻松活跃,带有淡淡幽默。
   “鹏程万里”是高中同学们的祝福。小姑娘的心大,眼光更远大。白天从课堂到图书馆,晚上躲在被窝里,一本又一本地读书。“成为大学者”就是她的梦想。

    自古英雄出少年,15岁的杨佳是校园里年龄最小的大学生,成了大哥、大姐们学习的榜样。学校也十分看重这位“奇才”学生,让她提前半年毕业留校任教。19岁的她成为郑州大学最年轻的大学英语教师,教大二。最小的学生和她同龄,大部分学生都比这个小老师早出生几年,班上的大同学都可以当她的叔叔、阿姨。

     这个讲台上最年轻的老师,把阳光般的笑容,洒在教室,洒在草坪,洒在中原大地上。
    有一天,青春少女的她,早早赶去河南大学参加高考评卷。门卫大爷见来一个扎着马尾辫,穿小碎花裙的学生,哎,你查分太急啦,再快也要等评完卷。”她被拦在门外。
     杨佳却一本正经:“大爷,我不来查分,是来评卷!”大爷笑了,“姑娘,你当我眼神不好使啊!”当杨佳和相继赶来的同事一同欢笑着进了大门,老人的头还在不停地摇晃。
  
    3年的教书生涯一帆风顺,但她没有止步,她还深埋着一个梦。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对她影响深远。“应用语言学”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一门新兴学科,德高望重的教授李佩,成了她新的目标。千里之外的北京在向她招手。有志者事竟成,1985年,杨佳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科院研究生院,终于圆了自己7年之久的梦想。她考上了李教授的研究生。
    几年过去了,杨佳再一次硕士毕业留校任教。24岁的她成了中科院最年轻的讲师。她轻盈的脚步,留在中科院研究生院。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杨佳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这句话感悟颇深,她也因此身体力行,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看书和备课。

    天生我材必有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接见李政道、杨振宁率领的美国科学家代表团。担任翻译的就是杨佳,短袖衫,淡绿格裙,青春靓丽。
    杨佳是被无数人羡慕的幸运女孩:高挑的身材,乌黑的长发,笑眯眯的眼睛;三好学生、排球队主攻手、数学公主……温柔漂亮的杨佳,还有一份美满的姻缘,丈夫是她的大学同学,女儿小小,乖巧漂亮。
   
     杨佳的父母,看着自己的女儿如此美丽,这般优秀,满心都是欢喜。远远看着女儿的一路顺风,女儿的幸福就是他们心中最明媚的春天。
    老子曰: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正当杨佳事业、家庭春风得意之时,命运之手竟狠狠地将她从巅峰推入了底谷。
发表于 2018-11-26 18: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向杨佳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6 20: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疯子 发表于 2018-11-26 18:47
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向杨佳学习。

您好,谢谢张老师莅临雅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7 15: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涛声依旧也 于 2018-11-30 15:16 编辑

                                                                                   盲人才女给世界带来光明【2】
                                                                                周村 李孔涛

                                                                                  噩梦袭来
       生下来就看不到光明是痛苦的,一个面对五彩斑斓世界的女孩,从光明中跌入黑暗,这是一种更巨大的痛苦。     
       1992年的春天,因眼部劳累过度,杨佳眼前的世界突然变得朦胧,看书经常读错行,“没关系,不就是近视加深了嘛。”她自我安慰。但事与愿违,杨佳她的视力越来越差,视野越来越窄,从一片,到一线,到一点。她有些慌了,父母也更担心了。杨佳被父母搀扶着,奔走在一家家医院、诊所。西医不行,换中医;再不行,只能试试最痛苦的球底注射。但那个早晨还是到来了,杨佳眼前的视野像大幕般徐徐落下。仿佛沉入最深的黑夜。

      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黄斑变性导致的视神经萎缩。失明,彻底失去视力,只是时间早晚,无可逆转。医生把父亲叫进去,他沉默着走出来了。一言不发地牵着女儿回家。

      这年8月的早晨,闹钟将杨佳叫醒,往常天已经亮了,可是这天早上,她的眼前却是一片漆黑。从那天开始,阳光再也没照进杨佳那美丽的眼睛。

      杨佳回忆:“一次坐车,有人提醒:“杨佳,那有个座”!我却一动不动,站在那里拼命想:她说的那到底是哪?再想,一个生活中连这、那都分不清的人,那她生命位置又在哪里哪?”当一个人一无所有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还拥有什么。
   “拿到诊断书,我的父亲一夜白了头。北京新图书馆的图书证刚刚拿到手中,我最喜欢读书,可是眼睛已经看不见了,对阳光的感觉也越来越迟钝,终于在一个早上醒来后眼前一片漆黑,我真希望这是一个梦,但是却永远醒不过来了。”
     家里熟悉的环境也变得陌生了,她四处碰壁处处难。杨佳陷入了从未有过的迷茫和恐慌。
  “踢脚打碎热水瓶,抬手打翻杯子,那时的境况可以用琼瑶的一本小说名字形容——‘心有千千结’。”一向骄傲的杨佳,整天以泪洗面,连课也不上了,对着母亲侯成瑞痛哭:“我的生活、事业才刚刚开始,女儿小小才3岁,我不能没有眼睛呀”!杨佳心碎了,对女儿的呼喊、哭泣也置若罔闻,面对父母的劝慰,她绝望地喊道:“我活下去还有什么用?在外地工作的丈夫回到北京,百般劝慰也没能把杨佳从绝望中拉出来。最终,他失去了耐心,责备杨佳:“你这个样子,不配当小小的妈妈,只会给她带来阴影。”继而提出离婚,并坚决要带走小小。
    杨佳绝望的心已经麻木了,她同意了离婚,同意了与心爱的女儿分离,她说:“既然上天要腰斩我的生活,就让它把一切都带走吧。”她整日躺在床上,近乎麻木地等着生活继续下坠,直到彻底毁灭。父亲提前了退休手续,整天陪在女儿身边鼓励她:“生命本来就无常,除了坚强面对,我们别无选择!”他事无巨细地照顾杨佳,仿佛女儿又回到了婴儿时代。走在路上,像往常那样迈开步子,第一次觉得马路牙子怎么那么多,总是崴脚。她把自己关在狭小的家里。父母安慰女儿,咱们再想想办法。女儿却默默地走进房间,关上门。
    她期盼着一缕曙光、一抹夕阳,那怕是一点点星光!她一次次习惯地拉开窗帘。光亮没来,他却走了,还带走了女儿,她的心肝!一个对世界无限眷恋的女性,突然身陷永无尽头的黑夜,这是一种多么强烈的对比、巨大的反差。

    “做一个残疾人太难了,做一个残疾女性更难加难。”黑暗中的杨佳路在何方?失明,是残中之残!生活一团糟,这还是那个前程、爱情、婚姻,一切如诗如画的她吗?命运之手会将这一切全部都夺走了。

     从发病到完全失明,杨佳经历了两年多时间,视野在一点一点缩小,世界在眼前一点一点地消逝。这是最痛苦的一种折磨,那时候杨佳常常会看着天空发呆,不是想万一什么都看不见了该怎么办,更多的时候她是在问自己,宇宙间是否真有一个万能的主宰?会不会在下一个清晨到来的时候,给她一个奇迹。

     不可逆转的病情发展终于使杨佳知道了真相。她知道自己患的是一种罕见的眼病,也知道迎接她的将是另一个世界—一个没有光明的世界。杨佳的人生,也会随着光明的离去而黯然失色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8 04: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失明是痛苦中的痛苦,是常人所不能体会到的。只有坚强的面对,才能宽慰自己,走出阴影。那就是想象到自己在黑夜电灯突然断了电,一直没有来电。希望失明者要坚强的面对现实,早日走出阴影,寻找自己心中的光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8 21: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淄水金山黄丰年 发表于 2018-11-28 04:10
人的失明是痛苦中的痛苦,是常人所不能体会到的。只有坚强的面对,才能宽慰自己,走出阴影。那就是想象到自 ...

黄老师您好,衷心感谢莅临雅评,遥祝文祺,冬祺,健康快乐每一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8 22: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涛声依旧也 于 2018-11-30 15:17 编辑

                                                                               盲人才女给世界带来光明【3】
                                                                         周村李孔涛
     
                 
                                                                              父爱拐杖

      父母看着跌跌撞撞的她,眼睛里全是泪花,女儿身上发生的一连串变化,杨佳的父亲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而最让他痛彻心扉的莫过于女儿的一句话:“什么时候天才亮?”但为了不影响女儿的心情,他把所有的担忧和不安都埋在心里,只是劝慰女儿:一切都有希望。他默默地做了自己唯一能做的事:做女儿的拐杖,他陪伴着女儿出现在学校、会议等场所,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她。

      一天,杨佳起身上洗手间,结果走偏了方向,撞到客厅里的一把椅子,脚下一滑,身体随之往下倒。“佳佳!”杨佳听到了父亲惊慌的叫喊,然后,她的身体并没有摔到地上,而是重重摔在另一个人的身体上。杨佳知道,那人是父亲,但她不知道父亲怎么会倒在地上。父亲的声音再次响起:“摔到哪里没有,摔疼没有?”后来,母亲告诉她:父亲每天都坐在她的房门外,她起身到哪里,他也在后面悄悄跟着,眼见她要摔倒,父亲连忙扑倒地上,垫在她的身下。杨佳听完母亲讲后,温暖顿时弥漫了她的心田。之后,父亲为了让杨佳走出封闭自己的小圈,带着她到王府井购物、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而这些曾经异常熟悉的一切又将过往的生活一点点从她麻木的记忆里唤起,那么光鲜、荣耀,让人怀念。想到这些过往,杨佳骨子里的自尊与骄傲又一点点复苏......

      杨佳毅然选择了重新出发,生活实现自理是杨佳的第一要务。打碎过去的一切经验,杨佳像个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学穿衣、学吃饭、学走路……一切从头学起,不能写字,就学盲文,从最简单的ABC学起……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对她说:“好,爸爸给你当拐杖!”就这样,失明20年,杨佳紧紧握着父亲的手臂,坐公交、挤地铁,辗转到教学楼,风雨无阻。早上8点,杨佳总是准时在教室迎接学生们。“学生们不知道,早晨不到6点,她和父亲就出发了。”“父亲已经是80多岁的老人,早已力不从心,今年夏天,他因心脏病被120送去急救。但病床上父亲却说,只要走得动,一定带我走下去。”

      “人这辈子路该怎么走,在孤寂中沉沦?还是在困境中重生?”杨佳从疑惑到惊醒:一个人的生命,并不完全属于自己,还属于爱着你和你爱的人”。她终于站起来,走出房间:就当从头活起吧,一切归零、重学,活着,就要改变世界。

    “一次偶然机会,听到一首欢快而明朗的熟悉旋律,《我打电话给你是想告诉你我爱你》。我突然想起,作词、作曲、和演唱的他也是个盲人歌星,为什么可以写出这么欢快、全球流行的歌曲。我开始思考,人这一辈子,到底什么是可有可无的,到底什么是最珍贵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但生命并不完全属于自身,生命属于父母、属于爱我的人、属于我爱的人,乔布斯说‘活着就要改变世界’,而我说,活着就要活出尊严、活出力量、活出希望,更要活出爱。”

      她想起那次去医院看眼科,老教授瞒着她,怕她难堪。把诊断结果告诉了她的父亲,就在一夜之间,父亲的头发全部花白了。满头的白发虽未能阻止黑暗,但却尽显圣洁父爱和殷切期盼。

    父亲的白发激励着杨佳;天籁之声唤来对尊严的深情眷恋。

    黑暗里,她的脑海在放电影:这边简.爱走过来,那边马丁.路德.金在演讲;她听见了导师李佩的悉心教诲,她仿佛看见了父母殷切而担忧的眼神……

       那天从王府井回来后,父亲察觉到了女儿神情的变化,再次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其实,失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放弃自己!你之前的路太幸运、太幸福了,连上天都忌妒了,这次,你就当是它要公平一次的考验吧!”杨佳苦笑着:“可我不想让您和妈妈,还有小小的生活都同我一起坠落下去……”父亲鼓励女儿:“只要你不放弃,我们就有希望。”那晚,杨佳敞开心扉,与父亲进行了失明之后的第一次长谈,仿佛走过了狭长的隧道,终于找到方向一样,她告诉父亲:“不想被黑暗吞没,就得把黑暗撕破……爸,我想重返讲台!”

      摆在杨佳面前的现实是: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在亲人的呵护下,杨佳再次重新学习生活,腿上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的,最意想不到的是:一次正埋头喝果汁,竟被吸管戳到了眼睛——从此,原来那个爱穿裙子的淑女杨佳,穿起了牛仔裤运动鞋,戴起了眼镜。

       失明是对自强不息者的磨练,而对意志薄弱者则是监牢。灾难面前,心理被无名的恐惧缠绕的痛苦,远远地超过身体的病痛。很多人就是因为受不住心理的折磨而消亡了。“那时候我非常不愿意见人,住在医院里,有同病相怜的病友,心理上还好过一点。于是就千里迢迢打电话给家人,说这家医院效果不错,真想再多住些时候。可是,逃避是根本没用的,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必须去面对,而且越早接受现实越好。”当人们问29岁那件事情发生以后,您是怎么经过,怎么走过来的,那年对您产生的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她说:“一个人啊,从健全人到残疾人,那种痛苦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就像今天这台晚会吧,大家济济一堂,兴高采烈,突然停电。对我来说,这一停电就是整整20年。在我人生最茫然、最困惑的时候,我想到了我的导师李佩,【她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先生的夫人,曾长期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英语教授】是导师的人格风范、崇高信念给了我力量。我想我别无选择,只有面对现实,从头再来。”

   “人这辈子路该怎么走,在孤寂中沉沦?还是在困境中重生?”杨佳从疑惑到惊醒:一个人的生命,并不完全属于自己,还属于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
     
       她终于站起来了,义无反顾的走出了房间。一切归零、一切重学。活着,就要改变世界。用肓杖探路,走着走着竞绊倒自己。她把心静下来,仔细琢磨盲杖碰到不同物体时手的感觉,认真聆听盲杖敲击物体的声音,像过去学知识一样,把每一个细微的感觉都牢记于心。最令她憋闷的是不能看书,不能写字,不能获取知识信息。这对于一个爱学习的人来说,是多么残忍,多么可怕的呀! 不能看书就听书,从此,她家里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录音机,又出现了成箱的录音带,原声带是听各种有声读物的,空白带是收录电台的英语广播的。磁带一天天多了起来,一箱一箱的,从门口到过道,再从过道至卧室至阳台。

      杨佳过去教的是英语,要教书板书是必需的,她要学习盲文,她要回到自己的知识领域里去。可是,这一年,她已经30岁。当然不能再上盲人学校啦。无奈之下,杨佳只好通过电话向盲校的老师请教,自己练习,看‛盲文,当然,她是用手指‚看‛的,她只能用手指摸来替代眼睛看。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她摸的第一个英文单词是大白菜,字母“cabbage”这个简单的英文单词,她用手足足摸了一个小时,可是,她到底还是没有弄明白这个单词就是‚大白菜‛。当父亲告诉她答案的时候,她哭了。她为自己的笨拙而流泪。她是中科院的英语教授,居然不认识‚大白菜‛这个英文单词。而在此之前,她可是一目十行啊!  她不相信自己就这么被一棵‚大白菜‛给绊倒了。她要活下去,她要站起来,她要做一棵能够飞翔的大白菜,重新翱翔在知识的天空里。

       她开始了自己的奋斗。她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房间里,一遍遍地练习,一遍遍地摸字,一遍遍地默记。然后,她再把学会的东西背诵给父亲听。一次,父亲在听取她背诵的时候,发现盲文字块儿上满是殷红的血,等她背完,父亲一把拉过她的手,这才发现她的十指都已经磨破。父亲把她的双手攥在自己的手里,禁不住号啕大哭。父亲说:女儿呀,咱不学了,爸爸有工资,爸爸可以养活你一辈子。她没有哭,她反而笑着安慰父亲说:爸爸,你一定要相信你的女儿,我能行!但杨佳不泄气,这样日夜不停地摸索中,杨佳居然三个月就学会了盲文板书。她顽强通过了阅读关,她上讲台的梦想就在脚下。

    在家里通往学院的那条林荫路上,常常有垂下来的树枝划伤杨佳的面部与双眼,为了让女儿不再受伤,他给女儿配了一副眼镜,另外,细心的杨中信还把家里的陈设都改为一律靠墙,这样就不会绊到她。杨中信还给她买来了各种各样的录音机,还在她身上配了一台迷你的小录音机,这样一来,有时有人打电话给她,她用录音机录下来就行了,而不用费事地在包里面翻找纸笔。

    女儿在教室里一动不动全神贯注地讲课,父亲也坐在不远处的教员休息室里等她,常常也是几个小时一动也不动。父女两人也有闹别扭的时候,有一次,父女俩在马路边等车时,一处很矮的马路牙子绊住了杨佳的脚,她的身体猛一趔趄,直直地扑倒在地,杨中信看到女儿身上磕满了泥土,膝盖也碰得青紫一片,心疼得无以复加。这时,公交车到了,有热心看出杨佳是盲人,便让出了一个座位,可是,杨佳却不忍心让老父亲在旁边站着。可杨中信知道,自己是出来照顾杨佳的,他怎么肯坐呢?争执中,两人都起了小脾气,结果谁都没有坐下,一直站到终点……

     巅峰路上,深沉父爱永远相伴。那时从家到学院需要坐公交再挤地铁。她住在10楼,8点上课,电梯的运行时间早6点半到晚12点。为了赶上早8点的第一课,她必须6点以前离开家园。从狭窄的楼道里从十楼走到一楼。多亏妈的那双手啊,妈妈从幼年拉到童年,又拉到少年,而今又拉起而立年的杨佳手腕,奔波在人群内外,上下于楼道之间,保证女儿在上课铃声响起前走进教室间。爸爸退而不休,尽管腿有伤患,仍从妻子手中接过女儿的手,杨佳她握着父亲的手臂,这一握就是20年。这漫长的接力从他60岁到如今80岁这年。已经到了需要扶领的年龄段,女儿不停父亲不止!寒来暑去二十年。杨佳己由讲师晋升为副教授、教授,而这两位含辛茹苦的父母却始终是女儿的“助教”!毫无怨言。走路、公共汽车、地铁、再走路,女儿说,找个小阿姨吧,爸爸别累着。父亲却把女儿的手使劲挽一挽说,拉好了,别让地铁上的人挤着你。

      阳光与雨水一路同行。 父女相携,20年,七千多个日日夜夜呀,无私的故事催人泪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9 12: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涛声依旧也 于 2018-11-30 15:15 编辑

                                                 盲人才女给世界带来光明【4】
                                                   周村李孔涛                           
                                                    重返讲台

       人生再起航,重返讲台!成为杨佳希望和梦想。可是,重返讲台谈何容易,杨佳振作起来后做的第一件事——重返课堂。为了克服上厕所的不便,常常只喝很少很少的水。

       为了站稳讲台,为了准确板书,趁着教室无课无人,杨佳让妈妈领着,一步步丈量从门到讲台的距离,讲台到黑板两边的距离,多媒体教学的触摸屏上,杨佳让爸爸贴上一块块作记号的胶布,好提示她准确无误操作......
     “是家人在这时给了我勇气,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眼瞎心不瞎,自强不息的火把照样可以点亮自己,照亮大家。看不了书,杨佳开始用耳朵“听书”;看不见脚下的路,杨佳紧紧的抓住家人的手臂一趟一趟的熟悉。

      一年多艰苦的努力没有白费,1994年9月, 杨佳终于重返讲台,她的笑声再次响起。她人生新篇章从此改写!她的板书依然是那么规范,飘逸;她的发音依然是那么准确,清晰:她的多媒体使用依然是那么丰富、绚丽;她的形象依然是那么风度翩翩,笑容可掬。为了提问时,不李戴张冠。她把每个同学的声音,录进记忆心间。虽然眼睛看不见学生的模样,站在一群孩子面前娓娓道来的感觉却让她如此眷念。她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女儿小小。想起她小时候,自己每次念故事书时,小小纯净、充满信任与爱的目光。那目光是她此生最亮的记忆。离婚之后,前夫就带着小小永远地离开了杨佳,杨佳总记得前夫责备她“不配当妈妈”的话。杨佳不想再去打扰父女俩的平静生活,只好把对女儿的想念放在心底,转移给被她当孩子看的学生们。讲台上的杨佳内心燃烧着大爱的火焰,她要把这火焰的温度传递给每一个学生,她每一课都讲得那么用心生动。课堂上,杨佳喜欢多提问,她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先自报姓名,她用心记住他们的声音和方位,几堂课下来,她居然听声音就知道学生是谁。那么而几周课下来,学生们居然沒有察觉他们的老师再也看不见自己的学生了。
       又是一个平静的早晨,杨佳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间。同学们全体起立,目送老师走上讲台,班长把一束鲜花轻轻地送到老师手里边,突然飘来的芳香,让她明白了同学们已经知道发生在老师身上笼罩的云烟。她把鲜花抱在怀里,一股暖流涌入丹田。她声音很轻:“谢谢同学们,谢谢”!泪水溢眼间。“谢谢老师-谢谢老师”。声音落下,教室变得很静,能听到泪滴的声响……

     虽然看不见,但课堂上,她依然习惯用目光和大家交流,把课讲得无比生动……“大家看我戴着眼镜,是防止眼睛受到外伤,我从不带墨镜,是还想留住同大家交流的目光。”学生们从媒体报道中得知她的情况后,这才知道她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同学们感动得哭了,而她却笑了。她笑着讲述一棵大白菜的奋斗历程,鼓励同学们珍惜时光。

       有一次,杨佳挽着父亲在学校门口散步时,遇到了杨佳教过的一对学生夫妇,看到已经完全失明的她,头上还顶着个“创可贴”,问了一句:“老师,你怎么变成这样啦!” 竟在学校门口就失声痛哭。杨佳没有哭,她不停地劝着对方,最后,用笑容和他们告别。“注视”两个学生远去的背影,杨佳对父亲说:“爸爸,虽然我不能选择人生,但是,我可以微笑着面对,这样你才能为我骄傲,对吗?”女儿的话,让父亲在热泪中颌首。
     “一个人可以看不见,但是不能没有见地;一个人可以没有视野,但不能没有眼界。”“29岁之前,我是在超越别人;29 岁之后,是在超越自我。”
   “我想人生无常,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坎坷,可再难,也得咬牙挺过去。一个人只要活着,就应该活出点精神来,要活出尊严,活出力量,更活出爱,这是我的感觉。”杨佳说的好,做得更好。实践和时间已经证明她早就已经超越了自己了。

       杨佳眼睛虽看不见,但对自己要求却一丝不苟。杨佳不想让学生看到她是个盲人,除了备课时比别人多花几倍的时间和精力,她也想了不少招儿:她写板书时,用左手贴在黑板上丈量着尺寸;操作台上本来是平面的按钮被她悄悄地贴上了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胶布;她会在第一节课时间提问到每一个人,她也记得每个学生的声音。 杨佳创造出来的“三V”教学法Verbal(词汇)、Voice(声音)和Vision(形象)使学生在掌握英语能力的时候产生了非常高的效率。为了适应新的生活,她每天早起收听当天的英语新闻,晚上睡得更晚。很快,她寻找到更好的交流方式,即运用语音系统软件上网收发邮件、批改学生的电子文本作业。同时,她还要转换阅读的方式,学会用指尖去触摸点状的盲文。课余外,重新掌握生活主动权的她,利用电脑语言软件尝试写作,几个月的拚博,出版的《研究生英语写作业》深受好评,被一些大学定为博士生写作教材;另一部著作《研究生英语阅读》相继出版。为了写书,她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起床,晚上一直工作到12点以后。父母心疼她,却没有阻止。他们知道,女儿生活里除了事业再没有别的了。
    “这是一部非常好的,令人起敬的著作……”这是中国应用语言学界第一人称的李佩教授的序言。

       失明一年后,30岁的杨佳又以优异的成绩被被评上副教授,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外语部教授。失去光明的杨佳,没有封闭自己,退缩到思想和情感之中;没有将自己的人生停滞在黑暗里;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她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和忍受的困苦,以顽强的毅力著书立说、教书育人,她编著的《研究生英语写作》、《研究生英语阅读》被定为博士生写作教材,把光明传递给了无数莘莘学子,就是这位失明的老师为中科院的博士生开设了20多门英语课程。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外语人才。她宛如黑暗中的蜡烛,点燃了光明,将人类最优秀的品质焕发出了灿烂的光芒,洒进五洲大地,照亮了越来越多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0 09: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涛声依旧也 于 2018-11-30 09:22 编辑

                                                                            盲人才女给世界带来了光明【5】
                                                                       周村李孔涛
                                                                            哈佛高材

      磨难没有压垮杨佳,反而使她的人生脊梁挺得更坚实了。杨佳说得好: “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没有什么可以限制你,只要你想做,就一定能做到,关键是一定要有追求。”
      创建国际知名、亚洲一流,这一发展目标提出者就是研究生院。它让杨佳心潮澎湃。“要考就考世界顶尖的学校,要学就学中国还没有的学科。”她决心继续深造,去世界最好的大学读书。
      已失明八年的她报考了哈佛大学。笔试优异的杨佳在众多的哈佛考生中脱颖而出,接下来就是要通过淘汰率高达50%的哈佛面试。

       不远万里来北京的美国女考官,她操一口标准的英语,带着疑虑,向杨佳提问连续不断。
       杨佳凭借敏捷的才思,丰厚的知识贮备,熟练的英语经验,从容不迫,对所有问题对答如流。考官惊呆了,啊,杨佳不是盲人,是大大的才女,是上帝派来的天使。她满意的笑了,笑得像盛开的牡丹。
       最后审定录取名单,庞大而严格的录取委员会在肯尼迪学院,要重点听取面试考官的汇报,“这位中国考生,优秀得让哈佛除了录取别无选择”!不容置疑的声音就是那亲自面试的女考官。
       5月杨佳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北美洲7月的阳光拥抱了这位风尘仆仆的东方才女。失明阻止不了杨佳前进的脚步。2000年7月,杨佳凭着自己的实力考入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攻读世界排名第一的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成为该校攻读MPA学位的首位中国盲人的学生。
   
       开学不久,学院为新生租来一艘豪华游艇,让世界各地的学生享受波士顿浪漫而迷人的夏天。
       星光月色,甲板上优美的华尔兹刚刚停下,“杨佳、杨佳……”域外乡音,让杨佳顿生他乡遇故知的激动。一双手握住她,“还记得北京的面试吗?我就是你的主考官!”
      这样的面试人生能有几回?杨佳怎会忘记呢!“老师的汉语讲的如此地道,可那天……”
      “不会责怪我的苛刻吧?”老师看出了杨佳的疑惑,“如果我那天讲汉语怎么能知道你的英语如此之棒呢!”这双没有松开的手传递着她的温暖和哈佛的绵绵热情。

      初到美国,杨佳不仅要面对陌生的环境,而且,她学的是和以前完全不同的新课程。作为世界一流学府,作业也非常繁重。老师每天要求的阅读量要达到500页,同学们都叫苦不迭,感觉到时间不够用,而对于盲人杨佳来说就更难了,因为她事先必须把资料一页一页扫进电脑,之后再通过特殊的处理软件把内容读出来,这样一折腾,时间更是所剩无几。永不服输的她,挖掘潜力,自己唯有拼取速度,她用学校提供的一台有特殊键盘的电脑,每上一门课就按下一个开关键,等同学帮她确认工作键的灯亮了后,她就飞快地打起字来,她的听力更是由原来每分钟听200多个英文单词,提速到每分钟听400多个。“几乎就是录音机快进时变了调的语速”。
      白天,她要在课堂里听课,用计算机盲打记笔记;课后,又要把老师指定的一二百页资料扫描,靠计算机读、听;晚上,她在宿舍里几乎每天都要学习到深夜两点多。杨佳的笔记就是一篇完整的讲义,不仅有教授的要点,而且有她自己的理解。刚入学时,项目主任Shu担心杨佳是否能够跟得上大家, 一学期后, 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举着杨佳的选课单大叫“My God! My God!”杨佳竟超出学校规定,比其他同学多学了3门课程。
      肯尼迪学院的考试分数一般从高到低分为A、B、C、D四个等级,最高不得超过A,可是毕业时,杨佳的论文却得到A+,在毕业典礼上,全场的师生们都为这位东方才女致以热烈的掌声。
   
       杨佳的刻苦博得了整个哈佛校园的尊重,当时,教授“领导艺术”课程的是肯尼迪学院最顶尖的教授大卫·戈根,他担任过从尼克松到克林顿4届美国总统的高级顾问。看到勤奋的杨佳,大卫·戈根对其十分欣赏,在他的课程即将全部结束的时候,他还特别请杨佳上台作最后的发言。杨佳从座位上起立,同桌的一位男生主动带她从容地走向讲台,她别好了领夹麦克,面对众多期盼的目光,这样谈道:“我很欣赏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得金的一句话:‘衡量一个人不要看他的肤色,而是要看他的品格。’从我身上你们可以看到一个中国人的性格,人们在遇到重大变革时,往往要经历一个从拒绝接受、否认现实,到自我接受、证实现实、接受现实的过程。就我个人来说也是如此。我15岁时上大学,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大学生,然后又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留校任教。疾病使我的视力减退至失明。这期间的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认为人一生的奋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与别人竞争,第二阶是与自己竞争。对一个国家来说也是这样……”
      此时正值中美撞机事件矛盾升级,“中国威胁论”在美盛行,杨佳精彩而赋有勇气的演讲赢得了满堂喝彩,掌声持续了整整三分钟。
      戈根教授给了杨佳哈佛历史上少有的A+成绩,“我意识到她比我们大多数人看得更清楚。谢谢你。Jia, you taught us more.(佳,你教给我们的更多)”谦虚中透露出真诚。他把赠言写在扉页,把自己最得意的著作送给了杨佳。
      哈佛大学这所古老而神圣的学府,曾走出了8位美国总统,4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是一所出人才、有人才生長土壤的摇篮。研究生院长约瑟夫.奈,更寄厚望这位中国学生,亲自出任杨佳的导师。哈佛以不照本宣科,学生全凭笔记。她每天坚持学习到凌晨,不仅完成了所有的学习任务,还多学了三门课程。领导艺术是肯尼迪学院的权威课程,讲的多是美国总统领导艺术,因为哈佛只着眼本国总统。这让杨佳心里不平、不滿。卓越的领导人中国也有!《论邓小平的领导艺术》横空出世,赢得满堂喝彩。杨佳的论文破例打了哈佛最高分A+。领导艺术课杨佳也得到了A+,同样是学院的最高分。肯尼迪学院还把它定为全院范文。


       毕业典礼是学校的节日,2001年毕业典礼在肯尼迪公园举办,230名毕业生身穿黑色学位服在前排就座。当主持人、MPA学位项目主任威廉逊念到“Jia Yang”时,几秒钟的停顿,只见杨佳笑盈盈挽着风度翩翩的巴西外交官、钢琴家菲力浦扬同学的胳膊一路走来,在全场赞叹的目光中走上主席台。院长亲自为她颁发,这位尊敬的导师一步步走过去,把郑重地放在杨佳手里。全场目光都聚焦过来,院长的声音洪亮、磁性充满:“杨佳你让我看到了中国的软实力,祝贺你,中国的杨佳,哈佛的杨佳,我们的杨佳!”顿时全场几千名师生自发起立,为杨佳,为这位中华民族优秀的女儿鼓掌欢呼。肯尼迪公园,瞬时间沸腾了。
      来自中国的女人杨佳,创造了哈佛的历史。2001年获哈佛大学MPA学位,是哈佛大学建校300年来第一位获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2011年5月,她从120多位杰出校友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获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校友成就奖”。获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校友成就奖”, 而且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大陆校友。
      在颁奖典礼上,她用英语朗诵了一首,给人印象非常深刻的诗:“我把我的手伸给你,我把我的爱情给你,那比金钱还珍贵,我把我自己给你,让法律为我作证,你肯把你自己给我吗?你肯和我携手同行吗?我们能不能彼此相守不移,终生不渝!”
       她美丽、大方、端庄、典雅,她会总是面对你彬彬有礼地微笑,而且能准确地与你握手,啊,这就是杨佳。你是一台活生生的发动机,这么认真的一个盲人,让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给自己寻找偷懒借口的机会。
      考取哈佛不易,捧回其全美排名第一的MPA学位更不易。在开学典礼上, 一位负责人意味深长的朗诵了一首著名的智利诗《火》。的确,哈佛就像一团熊熊烈火,退化的心智无法近前,倘若你不能与之跳跃闪烁,必将被远远抛在后头。

     努力付出终于有了收获,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举行的毕业典礼上,父亲到场参加,他看到女儿上台时所有在场的师生不分年龄与肤色,全部起立为她热烈鼓掌,而女儿之所以受到如此隆重的礼遇,并不是她是唯一一位获得全院课程最高分A+的学生,而是,她是这个学位首位盲人获得者!如潮的掌声中,顿时让这位75岁的白发老人激动不已,巨大的幸福感与自豪感也涌上了心头。
      不过,想到回到国内之后,女儿的路还很长,一丝隐忧又不禁徘徊在他的心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 17: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盲人才女给世界带来了光明【6】      
                                                                          周村李孔涛                                               
                                                                            华夏精英
   
      “人与人之间,弱者与强者之间,大人物与小人物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意志的力量,即所向无敌的决心,具备了这种品质,你就能做成在这个世界上能做的任何事情。否则,不管你具有怎样的才华;不管你身处怎样的环境;不管你拥有怎样的机遇,你都不能使一个两脚动物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 ——【英】福韦尔·柏克斯顿
      从哈佛大学毕业之后,杨佳重新拿起了中科院研究生院的教鞭。她更加光辉灿烂。中科院研究生院支持她开设《经济全球化》《沟通艺术》新课,并评为“优秀课程”,由“优秀教师”再评为“杰出贡献教师”并授予“中科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个人”称号。在任奥运会专家顾问期间,为北京奥运动会残奥会志願者制定了“NP3S”专业服务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她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唯一肓人女性。2008年她参加两会。受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用英语直播为期两周的《杨佳日记》,把自己两会间的独特感受世界播传。北京奥运会,为宣传奥运,宣传北京,宣传中国,她再次主持了有声有色的《杨佳日记》专栏。每天,她用标准的英语,对全世界讲述在政协参会的细节;从“建议以奥运五环色命名北京五环路及地铁环线”到《在全国邮政系统推广使用“盲人读物专用邮包”的建议》,每年她都带着自己的调研成果建言献策,提案建议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桩桩件件,人们看不到的背后,是一个老人戴着花镜,帮忙朗读、校对、打印、填写。
      失明了,让她对世界的认识反而更全面、更深刻。杨佳觉得很幸运,她说,失明,意味着要比别人付出得更多,这个付出,不光是我,更是父母、家人、朋友……
      现在的杨佳,依然是无数双眼睛关注和羡慕的焦点:声音甜美,仪态优雅;出色的学者、知名的公共外交家、尽职的政协委员。
      “可以看不见道路,但绝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这是杨佳的坚韧和追求。
      “只要我还走得动,就会陪你一直走下去。”这是父亲倾尽全力支持女儿的话语。

      人民大会堂里,聚光灯下,杨佳侧耳倾听,她的心里一片光明。因为眼疾失明,她用耳朵获取信息,但是她会面对着每一个同她讲话的人,微笑着、“注视”着,笑呵呵地问道:我能帮你做些什么呢?
      没有被黑暗锁住,成就自我的同时,她在静静聆听着、关注着社会和国家。她就像是严冬墙角的白梅,世间把坚硬的冰冷给她,她回报以优雅伫立的姿仪和沁人心脾的幽香。
       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杨佳说过,一个人以何种方式获取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最主要的履职形式,就是建言献策。尽管杨佳有各种困难,但是她给自己提出了要求,就是保质保量。她建议《怎样做到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得到中宣部的重视,并被有关方面采纳;建议央视春晚直播配字幕便于听障人士观看的提案,在第二年就得到落实;慢慢地,杨佳的关注领域在拓宽,她就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10多项维权方面的问题在政协会上呼吁,对节能减排等涉及多领域和政策层面的问题提交了提案。其中《关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建议》指向令人深恶痛绝的雾霾,她说,虽然我看不到雾霾天气,但我能够感觉到,我一样向往蓝天白云。
      几年下来,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杨佳,每年都会向大会提交提案,每份提案她都要花费比健全人更多的心血,这里面凝结着她的智慧,更饱含着她对于社会发展的责任和对祖国的热爱。
       以心声点燃正能量。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一段8分钟的发言引起如潮水一般的掌声6次淹没会场。
       这个发言人就是杨佳,一篇《点赞正能量厚爱正能量弘扬正能量》的发言不仅点燃会场的热情,在社会上也引爆了一场关于正能量的盛赞。
      这篇发言稿是九三学社中央几经修改、反复打磨而出的,让谁来作发言人使这块璞玉发光就成为一个很关键也很难的问题。就好比没有几个成年人能在父母面前表达出内心的爱一样,一些话说不好会适得其反,大打折扣不说还会让人不能信服。
      最终目标锁定了杨佳,因为她就是正能量,用一个人正能量的火柴去点燃社会正能量的篝火,顺理成章。
      羊年腊月廿八晚上,杨佳接受了比7年前更有压力也更光荣的任务。“我心里有压力。因为这次发言不是代表我个人,而是代表九三学社中央。”春节7天假期,杨佳因此而格外忙碌。
      节奏、发音甚至表情,各种细节都是杨佳重视的。可以想象她为了熟悉稿件会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的揣摩练习,但是没有人会想到,她和姐姐为了能自然地走上发言席,无数次地练习那只有十几米的距离。什么时候停下?面朝哪个方向?什么角度转身……这都要杨佳在姐姐的帮助下,一项项记在心里。
      “保持节奏,放开说。”走上讲台的最后一刻,韩启德这样叮嘱杨佳,这让她觉得心里一下子踏实了许多。
       她轻挽着姐姐的手臂,落落地走上台,优雅地鞠躬致意,微笑着,讲述着,明媚的声音仿若从心底发出。因为她说“点赞正能量、厚爱正能量、弘扬正能量,这不仅是九三学社中央交给我的任务,也是我的心声。”
       “一个人可以看不见道路,但绝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她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得满满的。”
       杨佳的确是忙,她的正式身份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此外,她的肩上还层叠着一副副社会重担:全国政协委员、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全国妇联执委、中国科学院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国盲协副主席、北京市残联理事……肩负如此多的重担,她也只能过着比蜜蜂还要忙碌的生活。
       虽然杨佳的眼前不再有色彩,但她却把人生演绎得绚丽多彩。
       哈佛对杨佳也是情有独衷,有求必应,不少她向母校推荐的优秀人才已学成回国。
       2005年5月中旬,应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David Ellwood邀请,杨佳重返哈佛,此次,她肩负了一项特殊的使命,代表研究生院与肯尼迪学院沟通,构建两校合作平台。6月,David Ellwood到访研究生院。对于肯尼迪学院来说,第一次就由院长亲自出马到一个尚未建立正式校际关系的学校,并且发表题为《从科技精英到政治精英》的60分钟演讲,并直接同师生对话,这在哈佛校史上都实属罕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