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1691|回复: 2

与时俱进话春节 年味浓淡谈变化 张店 大街北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8 16: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按照老习俗,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后,这年才算过完。这前前后后的近一个月时间,是国人最热闹、最欢快,也是最忙活的时段。人们回家团聚、忙年过年、走亲访友、酒宴言欢,尽情享受这节日的祥和快乐。“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有着四千多年的传统节日----春节,永远根深蒂固的扎根于中华民族,年复一年,经久不息。“天长地久有时尽,佳节绵绵无绝期 。”春节必将伴随着中华民族永远的传承下去。

春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中华民族最重要、最隆重、最喜庆的节日。国人对春节情愫极深,喜爱它、赞美它、重视它、期盼它。说起春节总有着不尽的话题,特别是每年的春节来临之时,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微信网络等总会出现许多的文章来介绍春节的来历、风俗、感悟、回忆----,烘托着年的味道和浓郁的年文化。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话题,便是“年味”的议论了。时时的有人感慨“年味”的淡化,怀念那传统的、曾经的、记存中的“年味”。

“年味”真的是越来越淡了吗?细而思之,不尽其然。有人说“年味”其实不是淡了,而是随时代变化了,更接轨于新时代新生活了。对此说法,我倒赞同。

“与时俱进话春节,年味浓淡谈变化”。中国的春节已有几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一定的年俗习规。从腊月初八开始“腊祭”、腊月二十三“祭灶”、到年三十的守岁、祭祖、贴对联、放鞭炮,大年初一拜年,年初五祭财神圆年,一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等等。在这一个多月中,人们遵循千年的风俗欢度春节。在生产力低下、文化落后的农耕时代的几千年里,年复一年,年年如此,虔诚不变,乐此不彼。

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恒的,总是要变的,要与时俱进的。近几十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城镇化的迅速崛起、新农村的深化推进、外来文化的相互交流、还有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等,对中国人的居住环境、文化理念、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变化。同样,对春节也必将产生一定影响和变化的。那“年味”的变化便是自然而然了。而人们对“年”变化最大的共识就是:年,越过越好了,吃的、穿的、用的、看的、玩的都比过去好了不知多少倍。且如此,为什么还是有人认为年味淡了呢?

——生活水平的提升淡化了人们对春节的期盼。 过去的中国贫穷落后,生活艰辛,特别是农村,生活更是艰难。那时人们特别是孩子们对“年”的期盼是强烈的。“姑娘戴花,小子放炮,男娃女娃,各有所好”,“年”充满着巨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因为过年才能穿上新衣服,吃上水饺和白面馍馍,才能看上“年戏”。舞剧《白毛女》喜儿唱道:“人家的闺女有花戴,我爹钱少不能买,扯上二尺红头绳,给我扎起来唉。----我和爹爹包饺子,欢欢喜喜过个年----。”二尺红头绳就会让买不起花戴的喜儿欢呼雀跃;一顿热乎乎的水饺就可让一家人欢欢喜喜的过个年。记得我小时候从城里回姥姥家过年,花一元钱买上十挂(每挂19头)的爆仗,带到姥姥家,那村里的孩子便崇拜不得了。出门玩时,带上几个鞭炮,引得十几个小伙伴屁颠颠的跟在我身边,不断的央求:“放一个吧、快放一个吧。”,“啪”一声爆仗响,孩子们便高兴地手舞足蹈。 现今,人们的生活大大的提高,吃的丰富、穿的漂亮、用的精致、玩的多样,平时的生活就强似过去的“年”许多。人们对“年”的那种渴望和期盼自是少了许多。

——生活环境的改变弱化了“乡情”浓郁的年味。工业文明、城市文明颠覆了农业、农耕及乡村的生活方式,春节习俗也必然受到影响。几千年来中国基本处在贫穷闭守的农耕时代,主要以乡村为居住载体。一个村庄居住的人,多是由一个或多个家族构成,乡里乡亲沾亲带故,具有着浓郁的乡情、亲情。过春节的“年味”就显得格外的浓郁。比如大年初一,“里巷拜年争欲早”,族人、乡亲们挨家挨户相互拜年,后辈们向长辈磕头拜年,十分虔诚热烈,体现着浓浓的“乡情”、“年味”。现今,城镇建设飞速发展,中国的城镇人口已超过农村,数以亿计的人从农村走向城市、从村落走向小区、从独门院落走向高楼大厦,家族、乡亲的聚集度相对弱化。城市居民多由各地移迁组成,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城市居民多元化的组合使得城市的文化具有多元化成分,其风俗习惯是纷杂的,集天南地北为一体,难有统一定式。还是说拜年吧,城市人拜年的空间、范围和热烈明显少于农村,城市人之间多是同事关系,没有族亲之情、没有“辈份”之分,就基本不存在拜年磕头的习俗,也没有满村满庄拜年那种热闹,那年味便远不如乡村浓烈。 另外,由于国家多年来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和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以及因工作原因的离散而居等,现在的许多家庭是三口或四口的小家庭,过去那种几世同堂的大家庭已不多见。这三口、四口之家的小家庭,与众多人口的大家庭相比,过年的气氛和热闹自是逊色许多。

——现代文明的冲击使春节习俗除旧布新。传统的春节习俗,有许多封建迷信、神话演绎的东西,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在科学发展的今天,这些旧的风俗必然受到一定冲击。“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的祭灶习俗成为历史,城区禁放鞭炮越来越得到人们共识,春晚替代了传统的守岁----。春节习俗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更加与现代生活接轨。现在人们过春节更加具有个性化,更加提倡休闲性,更加的多元化了。电话、手机、视频、微信等为亲戚朋友拜年祝福;春节晚会伴随着人们守岁;全家人到饭店聚餐吃年夜饭,自驾春节游,国内国外旅游过春节等成为新的时尚,演化为新风俗。

——怀念年味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其实是人们对童年快乐时光的回味。“少年不知愁滋味”,就是在那贫穷的年代,“年”对儿童来说,留下的记忆总是快乐的、充实的、难忘的。“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包饺子、蒸年糕,打灯笼、放鞭炮。”这首儿歌就是那时孩子们盼年、过年的喜乐写照。现在的儿童,在几十年成为中年后,一定也会怀念他孩提时代过年的欢乐的。

春节终究要与时俱进的,过去的年味在减少,新的年味在增加。过去的年味,我们可以怀念,可以记留,更要释怀。传统的年俗要传承,更要推陈出新提炼新的年俗,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让新的年俗、新的年味、带来新的快乐和感受。那举世无双的春运,运送的是团圆的“年味”;那琳琅满目的超市,采购的是富足的“年味”;那国内国外的旅游过节,体会的是浪漫的“年味”----。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喜庆的春联、逛商场、看电影、唱歌跳舞、打牌健身、亲朋好友相聚把酒言欢等等,这不都是那浓浓的年味吗?其实 要过出“年味”需要的是重在参与和融入,需要的是生活的热爱和激情!
发表于 2019-1-29 04: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在先生的笔下“年味浓浓”折射出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明。这根保留下来确实不容易,应该与时俱进,传承基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9 10: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规范发帖格式:

标题+地区+作者名:

与时俱进话春节 年味浓淡谈变化
张店  大街北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