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云止于水 于 2019-4-9 14:33 编辑
一卷江南味
博山 云止于水
北方,三月三之后的夜里,终于飘起了雨。屋内灯火晕黄,窗外风雨潇潇。屋里,有些清寒,床上,半窗疏影半床书,窗台上吊兰、铜钱草、长寿花在灯光里格外娴静,一床柔软的蚕丝被,淡粉的被罩上盛开着一朵朵素白的花朵,安静中自有一分春日的温煦。
最是风雨故人来。晚来天雨,一小碟花生米,一碟榆钱饼,一碗黏玉米、红豆、糯米和小米水乳交融的米粥,一壶枸杞女儿红,微醺之际,翻开床头一侧的《味言道》,随意漫读。此书图文并茂,格调高雅,文笔精致,颇有古意,风度似魏晋小品,简约中夹杂着对人世的幽默观照。主题是美食,写的精细、飘逸、幽默,不但为读者展开天南海北的美食滋味,更写出了各地人的性格,食客们的世情百态。我常常在晚间,躺在被窝里,闲闲地读来,默然欢喜。
带着体内微燃的暖,走进一个素净的心灵世界。车前子的文字,竟是如此特别,每一段读来都是唇齿生香。见字如晤,这样的遇见,少了诸多繁文缛节,只要素心净手,轻轻翻阅,就是一场场谈笑自若,自有一分雅趣。
薄荷小院,故乡的野菜,说白了,每一篇的题目都是随意拈来,带着烟雨的气息,清凉、悦目。穿着一色绿裙子的小女生在院子里起舞着,却是车前子再也寻不到的美意,他把薄荷称苏薄荷,怀着对苏州的浓浓眷顾,不似安意如,生在江南,却偏偏对江南满怀厌倦,那无边无际的的细雨,那潮湿得青苔遍生的所在,对于一个腿部有疾的女子来说,自是生出逃离之心,故而一入西藏,倒觉得那是故乡了。
野菜是没有故乡的,江南的,北京的,淄博的,文人雅士笔下的野菜,有着不同的情韵,思乡之情却是相通的。春日里,在田野中挖来的野菜,也多是相同的,荠菜、苦菜、蒲公英、紫花地丁、紫云英,周作人也对故乡的野菜一往情深,他也有一篇同样题目的文章。谁到了春天,不想跑到田野上,于风中,呼啦啦的声音里,看一派荒芜中生出的一朵朵新绿,清香的、淡苦的、微甜的,那是春天的味道,亦是童年的滋味。还有早早就开出花朵的蒲公英,常常是循着它的花朵才找到它,葵花一样的面容,紧紧贴在地面的绿叶,早晚有一天,会翩飞在山岗上、四野八荒、村庄里、城市的车水马龙间,用轻盈的羽翼去兑现梦想。
车前子先生真可爱,用了一个植物的名字做笔名。故乡四处都是这种贴地而生的植物,一到初春,院子里,道路边,水之湄,四处都是青青郁郁的车前子,椭圆形的叶片,像是一只只竖起来的耳朵,倾听着四野的风吹草动,不知不觉就长出细长的花茎,开出纤纤的小白花来,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车前子性味甘寒,入肾、膀胱、肝、肺经,功能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热化痰,为常用药材。我每每见到,常常想采回家,做菜吃,却未如愿,见它时,它恰好在脚下,想起来入得美味时,它却在遥远的记忆中了。却不知,车前子先生为何独对此一往情深?
夜色深重。窗户开着一道缝隙,风吹塑料布的声音,风吹草木的声音,细雨蒙蒙淹没在这些声息中,细细碎碎地布满天地之间,浣洗着天地间一层层薄薄的尘埃。掩上窗户,把风声雨声隔绝在外,入眠之前,我要徜徉在这江南的气息里。听车前子谈笑风生,然后,安然入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