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2518|回复: 4

又到除夕话旧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3 10: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有缘的荒草 于 2020-1-23 11:04 编辑

又到除夕话旧俗
桓台  胡华业

“除夕之夜人团圆,共辞旧岁迎新年”。除夕是每一位中国人盼望的日子,在这大喜的日子里,回味一下旧俗,别有一番新意。

每年农历大年三十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是“月穷岁月之日”,所以叫“除夕”。不过也有农历二十九就是除夕的,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原来在农历一年中一般有五个月,最多是有六个月没有三十号的,这样的月份叫小月,其他的月份有三十,这样的月份叫大月。不管有三十还是没有三十,农历的最后一天都称之为“岁除”,那天夜晚就叫“除夕”。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既农历的三十或者二十九,用击鼓的方式,来驱逐“疫疠之鬼”,这既是“除夕”的由来了。

“除夕”有写春联的世俗,说到贴春联,大家自然会想起北宋王安石的一首诗《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其实春联又叫对联,也叫做门联。古时候又称作“桃符”、“门贴”。专家讲,最早的春联不叫“春联”,叫做“桃符”,是用来镇妖的。据说“年”就是一个妖怪,后来人们想方设法镇住宅,就在门边挂一些桃叶、桃树、桃枝等,来镇“年”这个妖怪。到了宋朝,人们就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来是镇妖避祸,而来是在过年的时候讨个吉利,再后来就用纸代替了木板。明朝那时,朱元璋大力提倡书写春联,在陈云瞻的《簪云楼杂记》里头有记载,朱元璋命令公卿土庶,门上一定要贴出春联,表示一种新气象。第二天,他还微服私访巡视,到民间观赏各家的春联。后来朱元璋果然发现有一家没有贴春联,派人去问,才知道这家人没有文化不会写字,于是朱元璋亲自帮他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有人问为什么这么写,因为这家是阉猪的。这样皇帝带头、百官仿效,贴春联也就在全国各地流行开来,一直流传到今天。可是,随着社会科学的快速发展,现在过年亲自书写对联的,已经很少见了,大家因工作忙、图省劲,从市场上买一副印刷体的对联应付一下就完事。但初一早上一看,对联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虽然看着好看新鲜,但跟传统手写的比起来,总是少了点原汁原味的感觉,闻不到那种淡淡的墨香,淡化了节日的味道!

“除夕”有贴春联的世俗。贴春联一般是男孩子的事情,传统的贴春联的方法是: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到左。后来又有横式书写格式,改为由左向右。上联改为在左,下联改为在右,横额是从左到右,适合现在人们的阅读习惯。但是你不能将以上两种方式混合,这样就不妥了。其实贴春联也有一套讲究,贴错了也会闹出笑话。记得奶奶给我讲过这样一个笑话。说是我村一李姓人家不识字、没文化,贴春联时他儿子把下面一幅对联贴到了猪圈门上。上联是:福如东海长流水,下联是:寿比南山不老松,横批是:人寿年丰。又把这样一幅对联贴到长辈(爷爷奶奶)的房门上。上联是:牛肥马壮积肥如山,猪羊成群五谷丰登。横批是:六畜兴旺。初一早上大家来给他家老人拜年,大家一看他家的对联,笑的前仰后合。哎!这确实是一个笑话,没文化真可怕呀!

“除夕”有吃年夜饭的风俗,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各地都有讲究。在北方一般都是包饺子,北方人吃饺子过去讲究吃肉蛋饺子,现在生活富裕了讲究吃素馅的,据说这样吃了肃静。饺子一般是在三十晚上十二点钟之前包好。吃罢晚饭后,一家人边看中央台的春节晚会一边包饺子;除夕之夜讲究安静,不准高声说话,干活不能弄出大的动静;还要注意不要说不吉利的话,意思是怕招来鬼神,来年工作不顺畅。据说三十晚上不许睡觉,俗名“熬年”这也叫“守岁”,即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希望之意。“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吗,就是这个意思。十二点后放鞭炮,此时要看谁家鞭炮响的早、放得多(于是,好多人家是卡着表等时间),等待时钟一敲过12下,鞭炮立刻响起来,过年的鞭炮一直持续到初一早上五点多。近几年来, 相关部门做出了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大家的安全环保意识逐步提高,不再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举措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居民安居乐业,即安全又环保,环境质量一天比一天好,淄博的天更蓝了!过一个祥和的春节!

随后,就是吃饺子,这是团圆饺子,必须吃,无论吃多少都要吃。不过煮出第一锅饺子不能先吃,先得摆供台,祭祀天地、家神等。有家里的长辈燃上三炷香,请请各路神仙,率领子孙们磕头叩拜,祝愿新的一年全家人无病无灾,身体健康、万事顺利!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不过现在跟以前不同了,大家生活越来越好,有人去饭店酒楼吃年夜饭的大有人在。

“除夕”有拿压岁钱的风俗,吃罢年夜饭进入拜年环节,首先,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晚辈拿压岁钱。压岁钱也叫“压祟钱”、守岁钱。古人讲,钱能通商,这个就是体现出一种可以役鬼镇邪的观念,是对晚辈来年健康成长的美好祝愿!也是希望晚辈平安幸福、远离灾难,就是平平安安地度过了一岁;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不同区域发压岁钱的习惯有所不同。有些人是在年夜饭之后便准备压岁钱,有些则是等儿女熟睡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等等。虽然说法不一样,但寓意是一样的!
“除夕”有拜年的风俗。大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大约到了五六点钟,大街上已经是熙熙攘攘、人声鼎沸了。这就是所说的“团拜”开始了。大家见面第一句话就是:过年好!脸上还挂着平日里很少有的笑容,那可真谓是喜笑颜开!不过,在大街上见到长辈是不能磕头的,这是不礼貌的(这是忌讳)。我家在村里是大辈,来团拜的非常多,屋子里盛不下,大家只能在院子里给奶奶拜年,奶奶乐的合不上嘴!谈到大年初一团拜,这些老传统在很多地方已经慢慢淡化,唯独桓台依旧。这一天的到来总是那么欣喜,那么亲切!而又年复一年的重复着……

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现在变成了手机“短信、微信”拜年。短信、微信内容虽然字词华丽,内容全面、简单方便,但它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友情!更淡化了节日喜庆的氛围!

团拜大军过去后,剩下的是那几位年长的老人们开始拜年。这不我家远房的大爷大娘来给我奶奶拜年来了。他们进门就说,大婶子,过年好啊!及你阔头连!我奶奶说,哎呀!后阔连,后阔连,来到就是头啊!年轻轻滴节!大爷大娘说,不行节,一年一回啊,及大婶子阔头了哈!我奶奶说,哈哈!快拿点长果、场沿花,吃带烟吧。大爷说,甭拿了,甭拿了,点着啊!奶奶又说,你看看,再点上根儿,屋里坐坐、喝点水、囊火囊火吧!大爷大娘说,不啦!不啦!还得再转转啊。我奶奶说:行!行!慢着点啊!不就不理就行呀!你看看好滴,那孩子们都大了。大爷大娘说,嗯嗯,回去吧,回去吧,侯送了!

哈哈!几句简单的桓台“普通话”,让屋子里充满了笑声!几句温馨的话语找回了亲情、乡情!拉拉家常、谈谈旧俗,找回了过年的味道!但愿一声问候,一丝祝福,一片温馨,一份快乐!带去我美好祝愿!祝大家:三阳开泰!万事如意!

除夕夜,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此情此景,即使人到白头也都还能记得。



发表于 2020-1-24 04: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美文,话除夕,又找到了过去除夕的情致,但愿这种情致一直延续下去,并发扬光大。值此之际问候胡老师,祝全家节日快乐。幸福安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4 11: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席是一种文化,也是中国独有。祝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08: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淄水金山黄丰年 发表于 2020-1-24 04:13
读美文,话除夕,又找到了过去除夕的情致,但愿这种情致一直延续下去,并发扬光大。值此之际问候胡老师,祝 ...

感谢黄老师的雅评!新年新气象!随着社会的进步,风俗在=也在进步!过年好!祝你身体康健!祖国平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08: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疯子 发表于 2020-1-24 11:04
出席是一种文化,也是中国独有。祝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感谢老哥的雅评!新年新气象!随着社会的进步,风俗也在进步!过年好!祝你身体康健!祖国平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