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且尽杯中物
本人有言在先,俗人一个,久惯凡庸的俗人生活,浑浑噩噩日子里的一员,偶有新鲜感觉总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昨天晚上,我们有一个小聚,席间上了一瓶酒。花花哨哨,全是英文字母。好奇者,当即就在网上搜寻了一番,肯定了它源自意大利。因此也确认了它实实在在的身份——洋酒。标价不菲,价格在八百二十元到九百六十元之间。由于酒是自备的,真实性毋庸置疑。
也许对不少人来说,这样的酒早就是司空见惯的常态酒了。但对我来说,的确新鲜第一回,头一遭。我虽是头一回喝,但自己仍然是那种无波无澜的平民心态,本着不贪不痴的心,小斟一杯,慢品到底,其他任由众人分享尽罄。我感觉,本酒当属葡萄酒类,初入口,微涩,稍苦,倏乎便沁出缕缕清爽甜馨,劲头简捷利落,抵肺腑,贯心头,回味特甘。
我只享了一杯,浅酌慢品,滋滋味味地享用到最后。说实话,我喝酒经历不多,偶遇饭局也仅局限于大众俗席上的酒水感觉里,没有欣享过洋酒。但这次的感觉,虽让我有一份新鲜感,但我还是有点生疑。这其中的妙味是不是心理感觉也在起着很大一部分作用呢?我个人觉得酒的名与不名,档次高与不高,也许能让行业内的专家们分出123来,而对更多的人来说,他们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甚至根本就没有界限可言。特别是酒浓兴高的时候,入口的白水肯定也不俗,那时绝对是心理感觉在操盘,在起主导作用。
想着,想着。忽然想起红楼梦中妙玉的一席话来,“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结合当时的语境来说,此话所展示的是有情男女间彼此的戏谑和调侃。如果单从字面去了解,它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少饮出真味,多饮味皆失。我无意自诩自己的高洁,上边我选择一杯的原因,皆是出于自己的酒力所限,不得不以“一杯”来量。不管什么酒,一杯于我亦足矣!细思妙玉的饮酒箴言,自然也就有它存在的道理了。
关于酒,在我们国家早就有了以文化称之的传统,酒文化的内涵可谓洋洋洒洒,浩浩瀚瀚,不见边际,而其中的承载,自然也是厚重不可测,深浅不能量。对酒文化,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有他们自己具体而微的体会,上边的饮酒经历,也让我有了一份老百姓的新感觉,思来想去,也便有了上边的文字。
2015年3月2日星期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