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7250|回复: 1

箢子 包袱 大馒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 15: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箢子 包袱 大馒头
张店 且行且歌  
至今,在我的橱柜里有一块叠的整整齐齐的大红布,是家里当时用的红包袱,喜欢收藏物件的我就一直珍藏着。在我老家长辈们称之为红包袱,意思是吉祥喜庆,也是取自于“包福”之意。
     我出生于60年代,老家是在鲁中地区的平原农村。记忆中小时候的年很冷,家北面湾崖里结了厚厚的冰,能承受几个成年人在上面溜冰。屋的门楣上结了像胡萝卜样的粗粗的冰棱子。
虽然季节寒冷,但过年又是红红火火。进了腊月,离年就一天近的一天了,姥娘这样说。由于姥娘没有儿子,我们一家始终和姥娘住在一起,互相有个照应。进了腊月,她老人家就开始扳着手指算计,今日干啥,明日干啥。在她的吩咐下,父母开始置办年货、扫屋子、贴春联、炸年菜。从年除夕开始,全家人都变得小心翼翼,细声细语,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有条不紊的过年。小孩儿也被大人嘱咐要少说话,更不能大声喧哗,性格暴躁的家长也往往变得和颜悦色。因为这一刻是感恩天地、感恩祖先的神圣时刻,都希望留下美好印象,企盼来年得到护佑。
拜年、走亲戚,是过年的主题。过年的内涵竟颇为丰富,除了感恩感谢、传承亲情,还有交流沟通融合等等内容。在村里,姥娘是大辈份,前来拜年的晚辈很多。我们年初一早晨四点多就起床,包水饺,敬天地,放鞭炮,吃年饭。不到五点,前来拜年的乡亲就走进了院子。这时候的姥娘身穿新衣端坐在炕头,屋里摆上了瓜子、花生、糖块,院子也早就被打扫得溜光洁净。晚辈们说着过年祝福的话,也有的常常一膝盖跪下就磕头。有时来人集中时,屋里站不开了,磕头的都排到院子里。我常常用一种崇敬的目光看着姥娘。那时,晚辈给长辈拜年是要磕头的,并被视作是一种规距。基本上半个村子里的人都要来给姥娘拜年,姥娘坐在炕头上扳指算着谁来了、推还没来等。待来人差不多时,母亲便开始出门到村里逐一回拜。
从初二开始亲戚们就陆续来了。初二是出嫁闺女还家的日子,这一天是专门款待女婿的。初三初四,其它的亲戚们会如约而至。这几天里,村里各家各户都喜气洋洋。在村里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挎箢子、拎红包袱的外村人,他们穿着新衣,村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在农村箢子就是走亲戚用的礼品盒,装上礼品后,用红包袱覆盖,看上去喜庆吉祥,红红火火,也是满满的仪式感。也有的人家干脆用红包袱盛礼品,四个角对角系个扣,提起来就走,简单又实用。
过年走亲戚用的礼品,一般人家是用新麦面粉蒸成的馒头,条件稍好的人家间或还有饼干、桃酥、罐头等。
客人进了家,主人会拿出做好的年货盛情款待。客人们问候老人,续亲情,谈一年的收成,主客其乐融融。午饭后不久,懂事的客人便提出要返家了,因为知道主人还要整理家务准备迎接次日的又一拨亲戚。主人稍作惋留,便拿出客人带来的礼品交还手中。这时主客之间往往会发生“争执”,客人会撕着拉得要求主人把礼品都留下,主人一边往外送一边劝说着“都留下了”,“大过年的不能倒空了箢子,要图个吉利”。我们家一般是一家只象征性地留下两个馒头。对此,小孩子并不懂,听老人说有的人家一箢子的礼品要走数几家亲戚,甚至直到馒头干裂,才肯留给自家人吃掉。
在一番“争执”后,客人也就顺从了主人的心意。这一招一式,成为了当地过年走亲戚的风俗习惯。如果某个人家不懂这个风俗习惯,把礼品全留下,会遭到他人耻笑。还有的亲戚只送来了礼品,并不在主家吃饭,而是去其他亲戚家吃饭,对这种情况,主家一般不会留礼品,这也成为一种默契。
我幼年所处的年代,物质极度贫乏,在农村全家一年到头主食基本上是煎饼、窝头,水饺、馒头是孩子们对过节的一种企盼。据民俗学家考证,当时这个风俗习惯的形成,其实也是亲戚们之间在艰苦的年代的一种互相关照和周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越来越丰富,当地这一风俗习惯早已被颠覆。物质极大丰富,礼品更是包罗万象。
但几十年过去了,我依然珍藏着那块红包袱。她像岁月的红腰带,时时教育我感恩祖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规避和摈弃邪念和奢靡,不怕苦,不怕累,不懒不馋不猾不诈,善良为本,憨实做人。
红包袱,我的传家之宝!


发表于 2021-2-3 08: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王老师佳作,朴素的语言,娓娓道来,是回忆,是感恩,一份亲情,一份祝福!年的味道萦上心头,好喜庆。祝春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