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3700|回复: 1

孝妇河孕育的历史巨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3 09: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绿色八一 于 2015-7-13 09:06 编辑

                                        孝妇河孕育的历史巨人

                                                               文/绿色八一

           在鲁中腹地,绵延130多公里的孝妇河自南向北穿越三区四县,滔滔不绝的流水伴随着无尽的岁月,以其神奇美艳的传说叙述着历代往事,以其独特丰厚的意蕴滋养着一代代儿女,当之无愧算得上是淄博人民的母亲河。

           古齐地域的孝妇河,承载着齐文化与孝文化的深厚底蕴,世世沿袭,代代传承,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不仅历代诗人名仕的吟颂脍炙人口,也由此孕育出一代代历史文化巨人。早在清初,孝妇河上游有博山的赵执信(shen),中游有淄川的蒲松龄,下游有桓台的王渔洋(王士祯),这三人最具代表性也最有历史影响力。论起来也算今生有缘,当兵、从警几十年,先后在这三地工作和生活过,曾陪同来访宾客参观拜谒过三人故里,当初只是随客游走浏览,并没真正太往心里去。只是随着次数逐渐增多,才渐渐走入了三人的世界,并陆续拜读三人的经典之作,这才恍然大悟,茅塞顿开,拍案叫绝,令人惊叹。

         可以说,这三位历史巨人的小说、诗歌、散文、评论、书法等传世之作,不仅细读细品令人深为折服,也由此能咀嚼出历史文化的无穷魅力。尽管三人各自人生经历大相径庭,但还是能辨识什么是勤勉好学,怎样才傲视权贵;什么是落魄无悔,怎样去执着追求;什么是为官清廉,怎样算造福一方;什么是不图名利,怎样是精忠报国。三人都是历史巨人,论辈分年龄,王渔洋生于1634年,比蒲松龄大6岁,比赵执信大22岁(赵为王甥婿),蒲松龄比赵执信大16岁。论仕宦官职,王渔洋二十二岁中举人,二十四岁中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官做得最大;赵执信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官至翰林院检讨;蒲松龄终身不第,一介布衣,穷酸秀才。论文学成就,赵执信是清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诗论家,书法家。蒲松龄以《聊斋志异》把自己推上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至尊地位。王渔洋一生著书立说,集名臣、诗人、文学家于一身,独创诗论“神韵”说,成为清初一代诗宗。这三位历史巨人,人生经历坎坷曲折,生命过程精彩纷呈,为人世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

           赵执信实在是一位传奇文人。他七岁能赋诗,被誉为“神童”。十八岁考中进士,在京城为官十载,才华横溢堪为栋梁,智慧超群实属贤圣。一代诗宗王渔洋对他也是心惜其才,曾与他以诗赋应和对答。赵执信在当时地位显赫,前途无量。然而他的个性又决定他定然憎恨官场肮脏黑暗,他厌恶拍马遛须,阿庾奉承,自觉不自觉间恃才傲物,目无他人,因而得罪了一些人。康熙二十八年,友人洪升邀请他观演《长生殿》传奇。由于此次宴饮观剧恰在康熙佟皇后病逝,在尚未除服“国恤”期间举行,被给事中黄六鸿乘机弹劾,赵执信遂以“国恤张乐大不敬”罪名被革职除名,结束了他在京十年仕宦生涯。当时京都有人对赵执信遭遇深为同情,发出“秋谷才华向绝俦,少年科弟尽风流,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的感叹。但赵执信断然不为五斗米折腰,此后三十多年遍游大江南北,由官场黑暗转而认识社会黑暗,由个人不幸转而认识人民苦难,创作了大量揭露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诗篇。赵执信不仅坚持自己的诗论观点,还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现实主义诗论。王渔洋是清初诗坛盟主,是神韵说倡导者,在当时学者中有着广泛影响力。赵执信属于晚辈,和王渔洋不仅是老乡,还是他的甥婿,论政治地位、社会声望、姻亲辈分,他都是小字辈。按常理他不该反对王渔洋的“神韵”说,但由于政治观点、处世原则、文艺主张、学术见解的不同,两人对文学的追求同中有异,友好交往开始交恶,有时甚至发生激烈冲突,这在那个年代实在让人匪夷所思,难以理解,然而这就是桀骜不训的赵执信。

                                                                                           (二)

         蒲松龄的一生,始终是在贫困线上挣扎。他一辈子热衷科举,几十年时间参加科举考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却始终不得志,精神上的挫折和痛苦可想而知。然而谁能想到,正是由于他的终身不第,才成就了他专著聊斋。他一辈子为了温饱,除在中年出远门到扬州给当官的朋友做了一年秘书外,居乡以塾师终老。他为维持生计想过很多办法,为写《聊斋志异》,曾在柳泉下给过路陌生人免费供茶水以收集故事,在乡塾边教书边写作,花去了毕生精力,可真是吃了不少苦头。也算是环境造人,境由心造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他心里那颗执着追求的种子,滋生发芽,逐渐生长,最终根深茁壮,枝繁叶茂,成就了他破茧为蝶的蜕变。细细品读《聊斋志异》,可以看出蒲松龄一辈子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真实龌龊的现实世界,在这个世界该得到和想得到的东西,他都没有得到,不要说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娇妻美妾,就连最基本的安定生活、家庭团圆、安享天伦都离他而去,他自始至终都是这个世界一个潦倒困顿、疲于奔波的倒霉者。然而,蒲松龄又是幸运的,因为他还拥有另一个优美迷离的虚幻世界,他把肉体留在前一个世界里承受苦难,却让灵魂飞升到后一个世界中享受人世间所享受不到的得意与美满。在虚幻的世界里,人生摒除了缺憾,精神在扑朔诡异的人妖遭遇中,得到温情的抚慰和冲天的飞扬。怪不得郭沫若称赞蒲氏“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老舍也曾评价蒲氏“鬼狐有性恪,笑骂成文章”。

                                                                                              (三)

          王渔洋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之家。王氏家族历代冠缨不绝,科甲蝉联,明清两朝三百年间,先后出过30名进士,52名举人,诸生近千位,出仕为官者112名中,官至尚书、御史、待郎、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等三品以上朝庭重臣9位,文学著述者多达50余人。可以说是优越的文化环境、深厚的文学沃土成就了一代诗宗王渔洋。王渔洋从小聪明过人,六七岁时始读《诗经》,顺治十五年考中进士。他23岁游历济南大明湖,触景生情,才思敏捷,连续作秋柳诗四首,不带一个‘柳’子,由此闻名天下。王渔洋官高权显,文坛地位显赫,交友却从不论势位高低,以人品文品论交,以自己诗坛盟主地位和政治影响提携后学,尤其是著名的孔尚任和蒲松龄。最值一提他与蒲松龄的关系,两人是文字至交,以敬重各自文学造诣而结为好友。王渔洋为蒲松龄《聊斋志异》点评注说,并写诗作了极有眼光的评价,使名不见经传的《聊斋志异》身价倍增,很快流传开来。王渔洋一生为政清廉,宽政慎行,勤勉自律,以“清、慎、勤”为做官准则,并告诫儿子也要牢记这三字精神,意在嘱儿恪守王家家训家风,走“不负民即不负国,不负国即不负所学”的正路。就连康熙也说他“人品学问,老成忠厚。”是皇帝眼中的治世能臣与“清慎勤”的表率。由此想来,王氏家族枝繁叶茂兴盛三百余年,在朝为官众多却没有一名犯罪落马,翻盖宅邸银两不足整整被拖了六载,宦海沉浮官箴口碑代代传诵,即便是在历朝历代,王渔洋也算得上颇具践行“立功、立德、立言、立行”为官清廉的一代楷模。
发表于 2015-7-13 20: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一条河,孕育着不同的命运、不同的人生。
八一老师语言功底不错,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