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悠悠丝瓜情
郑书元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伴我走过童年岁月的丝瓜,总是有一段难以忘怀的的丝瓜情。
由于丝瓜栽培容易,又似乎无病虫害,只要施以爱心浇灌,它一定会有所成。也因为这样,在我的记忆中,农村的家家户户的院子里每年的开春都种丝瓜。一是美化了百姓自家的庭院,二是改善了自家的伙食,每天都能吃到自己亲手种的丝瓜。
清明前,父亲就开始平整好种丝瓜的沟垄,施足农家肥,便开始培育丝瓜苗了。首先把丝瓜种浸泡,然后滤净水,盖上湿布放到火炕土炕上保温,等丝瓜种出了芽,每天用温水过滤一遍,丝瓜苗就一天天长高。等它长到10来公分的时候就开始移栽种植了。父亲是种植种丝瓜的行家,每到种丝瓜时家里都想过节,家里的其他活都得放一放,集中精力种丝瓜。最后再用小拱棚盖上农膜,就算是完成了。由于气温在不断上升,小拱棚里的丝瓜苗在迅速生长,数天后就放苗了,这时就得为丝瓜扎好架,渐渐伸长的丝瓜蔓在不断长高,棵棵争着比赛上升。不几天就爬到架上。在丝瓜生长的同时,随着开花结秧一只只小丝瓜就长出来了,渐渐长长后的丝瓜,父亲都留下一个丝瓜当种瓜,不让母亲做菜吃,有一次,我不甚摘了父亲留的种瓜,还挨了一顿揍。芒种时节,父亲种的丝瓜就大量长丝瓜了,母亲几乎每天都给我们炒丝瓜菜,做丝瓜汤 包丝瓜饺子,变着花样做着丝瓜的美味佳肴。我们还把家里的丝瓜送给邻居,也让他们分享丝瓜的美味 父亲离开我们多年,孩子们都在城里,每到春天我和老伴照旧种丝瓜,虽然超市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的丝瓜,可是吃着总不如自己亲手种的丝瓜。每次去孩子那边都给他们带去自家种的丝瓜,每次孩子们回老家最喜欢的也是家里的丝瓜。丝瓜在国家困难时期,是我们的救命之源,我小时候曾经生吃过丝瓜,吃过它的叶子和花,所以,我们对它有一种难忘的丝瓜情。现在,丝瓜不光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还是美容养颜的最佳食品,所以,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通过我们的种植丝瓜的经验得出,丝瓜并无独立成长能力,必赖其蔓须缠绕攀爬物,方可稳定往前生长。一旦丝瓜藤超出棚架之外,蔓须抓不到攀爬物时,往往只消短短两三天的时光,丝瓜芽就会逐渐呈现明显的萎缩现象,最后丝瓜芽会变黄,其生长也将趋于完全终止。事实上,丝瓜藤蔓只要感觉到抓稳对象,它就能够依循自己的节奏,大胆地往前生长。因此,在平常宜每天巡视丝瓜棚,适时地给予丝瓜藤必要的协助与导引,使其能抓稳前进的目标,避免茫然无依,乃是一项非常必要之举。
几十年的丝瓜种植,与它缔结了一份悠悠之情,每年望着满架的丝瓜花叶,欣赏着垂下的无数只丝瓜,时心里感到莫大的欣慰,同时更是对父母的怀念。每当雨后看到到歪斜的丝瓜架,惋惜砸在下面的丝瓜更是心疼不已。。
在惊讶于这雨中风景之余,潜沈的童心又再度萌发,乃赶紧将这些倒挂的小油伞一支一支收起,并顺手堆放在丝瓜根部的泥土上面。细雨微飘,雨丝洒落,顾不得棚下的满脸雨湿,在一阵矫捷身手来回挪移之后,果然又见丝瓜棚上一片翠绿。而一条原本横躺在棚架上头的丝瓜,也因而被意外发现。
一场雨一念心,一瓜架一世界,绿意无尽,满架因缘。看着丝瓜“一瞑大一尺”(台语,“一夜长一尺”之意),它那坚韧旺盛的生机,似乎已为人世间某些消极的意念,重新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生命活泉。活水泉涌,生机荡漾,在心灵脱胎换骨之后,一切的烦忧,也将随之而烟消云。
高青县,黑里寨镇,油郑村 ,郑书元。教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