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淄川探访蒲松龄
曹永庆
在金菊绽放的深秋时节,我和友人游览了名闻遐迩的淄博名胜——蒲松龄故居。
蒲松龄是我的淄博同乡。从学生时代到年逾古稀,,我曾多次拜读先生的《聊斋志异》,对先生产生了深深的敬仰之情。
蒲松龄故居坐落在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我们首先游览了蒲松龄故居。
故居坐北朝南,门前古槐阴翳,院门青砖黑瓦,古色古香,仍然保存着昔日的风貌。门楣匾额“蒲松龄故居”五个金色大字,系一代宗师郭沫若先生1962年题写,字体苍劲飘逸,雄健洒脱。
进入故居院内,只见月门花墙,院落相连,瓦房茅舍,错落有致,山石水池,相映成趣。簇簇菊花,竞相绽放,绚丽多姿,为故居增添了幽然神韵。
北院正房三间,系蒲松龄先生诞生处,也是先生读书写作的书房—聊斋。正房中间,悬挂着蒲公74岁时江南著名画家朱湘鳞为他作的画像。画像上有先生自己亲笔题写的两则题字。题字反映了先生对自己生平身世的无限感慨。画像两旁是郭沫若先生题写的楹联: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参观聊斋,先生的生平著作、音容笑貌,在我脑海里浮想联翩……
先生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坎坷的遭遇,艰辛的生活,科举的落第,使他加深了对当时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科举腐朽等社会弊病的认识,为他创作《聊斋志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小说情节曲折,跌宕起伏,寓意隽永,引人入胜,是我国古代短篇小说的一座丰碑。
驻足聊斋,我既为先生的科举不第而扼腕,又为先生的坎坷遭遇而庆幸。试想,假设先生科举高中,那么,中国历史上只不过多了一个平庸逐流的官僚,却少了一个光耀千古的文坛巨星。
聊斋正房后面的六间展室内,展出了中外蒲松龄研究专家的多种论著,展出了当代文化名人沈雁冰(茅盾)、老舍、刘海粟、臧克家、丰子恺、李苦禅等为故居作的书画、诗文、题词等100余幅,琳琅满目,义蕴隽永。
沈雁冰书写的是蒲公友人王渔洋阅读《聊斋志异》后书赠先生的一首诗:
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
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蒲松龄看了朋友的这首诗,思绪万端,和诗一首曰:
志异书成共笑之,布袍萧索鬓如丝。
十年颇得黄州意,冷雨寒灯夜话时。
蒲松龄的和诗道出了他创作《聊斋志异》的甘苦,道出了他生活的艰难和写作的艰辛。诗圣杜甫说:“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这似乎是古代许多文人的共同命运。杜甫是如此,曹雪芹是如此,蒲松龄还是如此。然而,正是因为他们人生坎坷,历尽艰辛,才使他们充分看清了黑暗的社会现实和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才使蒲松龄写出了刺贪刺虐名闻中外的光辉巨著。
走出故居,我们沿故居门前的石路东行百余米,便到了聊斋园。主要景观有聊斋宫、柳泉、松龄墓园、满井寺等。园内楼阁横空,怪石林立,狡狐撩人,绿树成荫。这组景点是对故居的艺术拓展,为游人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聊斋世界。
聊斋宫为聊斋园的主要景点。外景琼楼横空,气势恢宏。我们登临楼上,园外民居、田地尽收眼底。园内碧湖石山,柳枝轻飏,清风徐来,凉爽宜人。游人至此,心旷神怡,恍惚进入了先生笔下的鬼狐神妖世界……
聊斋宫内依据《聊斋志异》中的主要故事设置了若干景点,如“罗刹海市”、“画皮”等。景点采用了现代科技,将聊斋故事展现得淋漓尽致,活现了蒲公笔下的鬼狐神妖等艺术形象,令人目不暇接。景点恐怖气氛浓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尽管各景点的设置颇具匠心,然而比之小说原作,总觉得尚有缺憾。蒲公生而来游,不知有同感否?
柳泉,原名满井,因井水常满而外溢成溪。沈雁冰先生手书的“柳泉”石碑立于泉旁。当年,蒲公为了搜集创作素材,便在泉旁用苇席搭一席棚,设茶水招待过往行人,并让人讲个故事再走。这样日积月累,便搜集了数百个故事,并据此进行再创作,写成了世界名著《聊斋志异》,他亦因此自号“柳泉居士”。蒲公用这种“接地气”的创作方式,接近底层百姓,了解百姓疾苦,使他的创作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蒲氏墓地内,古柏苍苍,坟冢堆卧,碑石林立,蒿草丛生。蒲公墓前,竖立着沈雁冰先生题写的“蒲松龄之墓”墓碑。听导游介绍,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中,蒲公墓地亦未能幸免于难,遭到了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后,蒲公墓地才得到全面修复。
漫步蒲松龄故居,阵阵悠扬动听的佛乐从满井寺飘来,脑海里浮现出蒲公高风亮节的浩然形象,浮想联翩,情不自已,久久陶醉在蒲松龄故居景观如诗如画、亦真亦幻的情景中。
作者:齐鲁石化公司离退部雪宫工作站 曹永庆
(原《齐鲁石化报》总编)
通讯地址: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雪宫北区30号楼-2-302
邮编:255400 电话:0533-7538119; 136164379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