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4098|回复: 3

奏起齐风蒲韵 唱响聊斋俚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5 05: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店:黄丰年
奏起齐风蒲韵  唱响聊斋俚曲                  
——记聊斋俚曲艺术团团长——邹錡
                  (黄丰年 丁恩昌文 图片摄影 王世釜 )   
题记:2015年11月20日晚,淄博市聊斋俚曲艺术团在淄博剧院演出,场内人员爆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演出效果。著名作家、民俗学者魏明伦说过:“在鼎盛与消亡之间,还有很完善的弹性地带,民间艺术如能努力保持其精髓,而不被无情的经济大潮淘汰,并将这大潮当成洗礼,相当一部分民间艺术会大放光彩。”淄博市聊斋俚曲艺术团就是在这市场经济大潮中,大放光彩的一个。
           一  蒲章俊对聊斋俚曲传承的忧思
上世纪七十年代,很多来蒲松龄纪念馆参观的人,听说蒲松龄除了创作小说之外,在俚曲的创作整理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俚曲是啥样,声腔怎么好听,却不知道……所以不少参观者还是想亲耳听一听淄川原汁原味的聊斋俚曲到底是啥味道。 为了满足游客们的要求。纪念馆千方百计将俚曲唱得好的蒲松龄第十一代孙蒲章俊先生调到纪念馆工作。蒲章俊先生不负众望,经常受游客之邀演唱聊斋俚曲,受到了游客的好评。几十年来成了聊斋俚曲的掌门人,他亲自实践演唱十几个聊斋俚曲曲牌,例如:呀呀油、银纽丝、玉娥郎、憨头郎、房四娘、叠断桥等。虽已退休,到现在还是那样的倾心执着,唱起来还是那样投入,那样的动人。
      2006年聊斋俚曲被收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第二批被国家批准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蒲章俊老先生到北京领取了国家颁发的非物质文化“聊斋俚曲传承人”的证书。他很高兴也很忧虑。高兴的是聊斋俚曲受到国家的保护。忧虑的是当年会唱俚曲的越来越少了,向他这般从小就学唱的人则更少了。他担心的是像他这样年纪大的人去世,老一辈传下来的三百多年,很有教育意义的俚曲还有几人会唱。现在虽然也出版了聊斋俚曲的曲目与曲牌,那毕竟是纸上的,有几人会唱,且唱出它的韵味。我盼望有一些倾心痴心会唱俚曲,研究俚曲的让它传承下去,就不是咱淄川人我也愿意把我的全部本事一点不拉地传给他,不被市场经济的大潮所淘汰,这是我的心事啊……
二   众里寻他千百度
     2015年11月20日晚七点在淄博剧院举行聊斋俚曲艺术团演出。 不到七点场内人已经爆满,男女老少一个个翘首待观,大幕正时拉开,聊斋俚曲演唱会正式开始,主持人简单介绍了聊斋俚曲的由来。开场是歌伴舞有丁恩昌作词,王竹林作曲的《聊斋魂》,随着优美的唱腔与舞姿把观众的情绪聚焦到了舞台。当演出《磨难曲》第八回“旷野逢仙”时,上台的一位是七十多岁古装打扮的说书人,一位是穿着洁白的现代素服的中年“帅哥”,一位是身材苗条的美丽女子,以他们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把观众情绪推向了高潮,引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这位说书人打扮的就是聊斋俚曲的传承人蒲章俊,这位美丽女子是山东理工大艺术系刘秀荣教授,特别是那位嗓音洪亮精神饱满的中年“帅哥”更是引人注目,他就是,蒲章俊的弟子,聊斋艺术团团长——邹錡 。他在以下的多个俚曲节目中,一会儿红装,一会儿素服,那是一个亮。他浑厚宏亮,清脆甜美的音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来不少的赞誉。演唱持续了近两个小时,获得了一次次热烈的掌声,在临近结束竟无一人退席。
三 衣带渐宽终不悔
邹錡,原名邹辉。不了解邹錡先生的人,一定认为他可能从小就成长在俚曲艺术世家,或者家人从小就培养。其实邹錡既没有音乐院校的科班学历,又不是淄川蒲氏家族的正宗、亲缘。 他生于1962年,是张店区杏园办事处洪沟居委会的普通百姓。从小生长在农村,是地地道道的庄户人,高中毕业后就在生产队干活。后来转成了城镇户口,就业到淄博某塑料厂工作。后来工厂效益不好在家待岗。有一次他听到从北京来的堂哥说:“咱爷爷俚曲唱得很好,我在七八岁的时候就听过咱爷爷唱的俚曲,我也学会了点,”并且当场就给邹錡唱了一段。不期就这段聊斋俚曲就像一根导火索点燃了邹錡学唱俚曲欲望的火焰。我爷爷是唱俚曲的,我也唱。他有一副好嗓子,从小就喜欢唱歌。特别是他从工厂待岗后,就以唱歌为主,后来建立了家庭,还是跟人唱歌学俚曲。由于倾心痴情,2000年他跟随淄博市民盟的陈倩老师到乡下采风。在淄川蒲家庄周围十几个村庄找七十岁以上的会唱民歌俗曲的人学唱民歌、俚曲,继而整理曲词,记谱。后来在淄川蒲家庄见到了蒲章俊老师。并让他找到村里会唱俚曲的几位老人学唱,其中有一个说他们这一带早前有一个叫韩炳祥的老人,他不但俚曲唱得好,而且还会演唱大量的民歌,我们这些人学的俚曲,都是从他口里传唱下来的,虽然他已过世多年,但聊斋俚曲一直还被后人传唱。这些话激起了他们对韩炳祥老人的敬仰,于是他在陈倩老师的带领下,特地到韩炳祥的陵墓上祭祀,以表对他传承俚曲的敬仰之心,缅怀之意。 自此以后便坚定了他对学唱聊斋俚曲的信心与意志,一头扎进聊斋俚曲的学唱之中,平日他跟刘洪早老师、陈倩老师、蒲章俊老师专门学习俚曲,尤其是跟蒲章俊老师潜心系统学习俚曲的演唱技巧及韵味。学会了十几首曲牌演唱,蒲章俊老师见他虚心好学,且悟性高,嗓子又好,虽然不是蒲家后人,也不淄川人。看到他这样痴心学唱俚曲。于是在2009年破例收取他为弟子。有了正宗嫡传的专门老师指导,邹錡如鱼得水,如船行风,在以后的俚曲传唱,挖掘整理的工作中,他竟掌握了玉娥郎、呀呀油、憨头郎、叠断桥、跌落金钱、房四娘、罗江怨、清江引、黄鹂调、采茶儿、莲花落等三十多个俚曲曲牌的演唱。
四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他选择了艺术
     毕竟他已结婚生子,一家人要生活的。这样整天在外胡疯,唱什么名调、俚曲,这能当饭吃吗?现在连京剧都很少有人听了,不用说民歌俚曲,这不是望着好日子不过,找穷日子受么?妻子不支持,就连父亲也对他整天不着家的行为看不惯,表示出不支持。但母亲很支持,让他坚持一边打工,一边学唱俚曲。 邹錡就在这纠集的家庭环境中,艰难地跋涉。孩子上学要花钱,家里生计要花钱,妻子嫌弃自己不挣钱,整天噜嘟,甚至责骂。但这些丝毫没有动摇邹錡痴心学聊斋俚曲的信心与意志。他抽空早晚打点零工挣点钱,维持生计及外出学习聊斋俚曲的基本费用。他为了提高声乐的专业知识,系统学习声乐的基本理论及演唱经验,经常他到淄博歌舞团拜资深专业女高音歌唱家王璞琴,词作家丁恩昌等学习。在他们的倾心指导下,邹錡的音乐专业知识,演唱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真正成了专业的俚曲演唱者。除了唱聊斋俚曲之外,他用美声唱法唱的民族歌曲、通俗歌曲也非常的精到。在一些场合即使他即兴唱一首,便会引来在场观众的喝彩。
    2007年,在刘洪早、陈倩、陈玉琛、丁恩昌、王濮琴等音乐前辈的通力支持下,在张店电视台演播室邹錡首次成功举办了聊斋俚曲个人演唱会。张店电视台连播两个月后,引起了广大音乐爱好者强烈的反响。
2009年,他又应邀到四川汶川地震淄博援建的两所希望小学落成慰问演出,他的俚曲演唱受到了在场的全体观众热烈的欢迎。从此聊斋俚曲演唱成了淄博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靓丽的名片。这年他个人筹资在各位同仁及朋友的支持下,由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了“邹錡聊斋俚曲演唱专辑”CD  VCD光碟,十个俚曲曲牌填补了聊斋俚曲无专辑唱片的空白。
     2011年他在蒲章俊老师的支持下创办了“邹錡民族民间艺术工作室”,与各位同仁一道每周都在蒲家庄的“俚曲茶座”排练演出,影响不断扩大,吸纳了不少热爱传唱斋俚曲者前来参与演出。队伍壮大了,由最初的几人扩大到十几人。后又根据影响的扩大与需要,2013年又在淄博市民政局注册了“淄博市聊斋俚曲艺术团”。他任团长,特聘了恩师蒲章俊先生任书记兼副团长,组建了临时的乐队,增添了道具行头。多次受邀到淄博的工厂、矿山、农村、社区、学校、医院、军营、养老院等单位演出,至今已近两千场次。
紧张的演出活动,使他每天都不着家。虽然演出活动很红火,但收入甚微,多是慰问性的演出。外出演出的事务联系,演出租车、吃饭等费用都有他自掏腰包,所有参与者都是义务。在这长期紧张、拮据、不着家的的生活中,妻子由原来的不支持、嘟囔升级。你又不挣钱,我很跟你干什么,要么停止演唱,好好挣钱过日子,要么……。在鱼与熊掌二者不能兼得的痛苦思索中,为了不影响妻子的幸福,他经过艰难的抉择,他选择了后者,选择了钟爱一生的聊斋俚曲传唱艺术。他超脱了,释然了。这时父亲也开始支持他了。
                五   长风破浪会有时
他全身心的投入到聊斋俚曲的传唱中。为香港文化交流团进行了展演;2014年他受中央电视台之邀,在淄博张店录制了聊斋俚曲的演唱节目,并在中央电视台第九频道“记录”栏目中多次播出,使聊斋俚曲蜚声海内外。其他如山东电视台、齐鲁晚报、淄博电视台、广播电台、淄博日报、鲁中晨报等多家媒体先后多次报道了他的事迹及演出的节目。2014年11月副团长蒲章俊先生代表全团受台湾之邀到台湾进行文化交流。邹錡成为宣传聊斋俚曲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先后被吸收为中国音乐文学研究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学会,山东音乐家协会会员。
邹錡先生今年又受淄博市委宣传部、淄博市文联等单位之邀,带领他的淄博市聊斋俚曲艺术团于11月20日在淄博剧院成功演出了聊斋俚曲,才有了上述的热烈场面与观众的热情赞誉。
邹錡先生在传承与发掘中国民族文化的进程中,经过多年艰难地跋涉,接受了时代的洗礼,以他与聊斋艺术团的骄人成绩传承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聊斋俚曲,让聊斋俚曲走出了淄川,走出了淄博,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打造出了淄博文化强市的一张靓丽的名片,成为中国文化园地一支奇葩。
2015年11月24日
此文2016年1月10日《夕阳红》报整版刊载

   黄丰年:山东 淄博职业学院教师。 爱好文学写作,喜欢散文、纪实文学、诗歌创作。系淄博市作家协会会员,音乐家协会会员,音乐文学协会会员,在多家报刊媒体发表作品三百七十余篇。专著《金牛山大观》、《绿洲沃土》、《雪落无声》、《金牛山大观》增修版(与丁恩昌先生合作)、《五谷杂粮》、《瑞雪映春》主编或参编多部文史书籍。

      
邮编:25000   电话:13573334901   2538831922   邮箱huangfnzo@163.com







发表于 2016-1-15 09: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承国家汲非物质文化遗产聊斋俚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5 11: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尚的传承,不懈的坚持,为这样的人生喝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04: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承民族文化,是当今国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为邹錡这样的人鼓掌喝彩,感谢文友关注表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